董正青一审翻供:没有内幕交易,被诱供、逼供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记者/柯智华
发自广州
2008年7月18日,广发证券借壳涉嫌内幕交易案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
董正青身穿广东省看守所橙色囚衣,戴着黑色板材眼镜,头上隐约可见白发。进入法庭时,他面带笑容,其弟董德伟也扭头向旁听席上的熟人点头示意。
虽然审理过程很漫长,董正青始终聚精会神,不时要求发言,还指一名辩护人普通话不标准,要求其清晰地提问,引起旁听人员的窃笑。
|
法庭上,广发证券前总裁董正青、其弟董德伟、同窗赵书亚都否认了进行内幕交易行为,且对2007年9月之后的笔录供词并不承认。此后,有8位广发证券的高管作为公诉方的证人出现在法庭上。
从早上8点30分,一直到晚上9点20分。这场庭审历时12个半小时,举证阶段都尚未完成。法院宣布择日再审,但没有通知时间。
开庭:严格安检
天河区法院大门不到8点就打开了。一位当地记者说,“很少见。”法院一般都是8点半上班,所以平时都是8点半开门的。
旁听者早早地来到法庭。
7点40分,可容纳50人的法庭有十几个空位,但是法院相关人士说“那是留给家属的”。
法警对进入法庭的旁听人员均要严格安检,严禁携带录音器材和开启手机。即使是庭审期间去洗手间,回到法庭前也要再次接受安检。“比机场安检还严格。”有人等待安检时小声嘀咕。
8点10分左右,押着董正青、董德伟、赵书亚的警车驶进天河区龙口西路21号。
开门、法警一个个地押他们下车,上楼。
而在另一边,二楼中法庭——审判董等人的法庭——的外围走廊里,已经有20多位媒体人士,他们因为法庭满员而无法入庭旁听。被阻拦在门外的还有广发证券高管。此外,还有从长沙过来的旁听的投资者。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审判。
2006年,广发证券筹划上市,但因为内幕交易嫌疑一直被搁置到现在,且没有一个说法。按照媒体的说法,在这两年里,广发证券由“券商上市借壳第一例”变成了“券商内幕交易第一案。”
2007年7月19日,经广东省检察机关批准,公安机关对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的董正青等人执行逮捕。
此后,关于董正青以及广发证券的消息几乎没有。
在今年6月份,《财经》杂志率先披露,董正青案会在6月中旬开庭审理。此后,又有媒体报道称,6月下旬7月初会开庭审理。
7月17日,传出消息说7月18日董正青案正式开庭审理。一时间,天河区人民法院刑事法庭办公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理财一周记者连续打了两三个小时才幸运拨通。
否认内部交易
与外面的嘈杂议论相比,在中法庭里面,庭审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早上9点,提着满箱案卷材料的公诉人入场,公诉方阵容强大,共有5人。而辩方也势均力敌,有6名辩护人出席庭审。
检察机关认为,董正青等三人行为触犯了刑法第180条,构成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在调查讯问阶段,董正青、董德伟、赵书亚当场均否认了对其内幕交易的指控。
据公诉机关指控,董正青在2006年2月至5月间,利用其主导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的便利,向其弟董德伟、同学赵书亚泄露内幕消息。其中董德伟在2006年2月至5月,先后买入1400多万延边公路股票,共投资7000万元,从中获利5000多万元后,于2006年6月初将本金和赢利共计1亿多元提出。
经中国证监会认定,赵书亚在价格敏感期内买入延边公路股票49.81万股,买入金额247.8万元;卖出29.49万股,卖出金额182.49万元,账面盈利101.73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2007年6月12日,董德伟被公安机关抓获,10日后,董正青也被抓获。
“我2006年前就开始买入延边公路,只是数量比较小而已。为什么要买延边公路,那是因为分析了他的业绩和技术形态。”董德伟说,2006年2月23日延边公路发布年度报告,此后,他开始通过几十个拖拉机账户大量买进延边公路,3月份的时候,市场开始流传广发要借壳延边公路。董德伟继续大量买进。
董德伟买进延边公路的行为直到2006年5月11日才发生改变。改天,延边公路发出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主要股东和主要管理层并未与广发证券就借壳事项有过任何接触”。因此,董德伟说他开始卖出延边公路。
这里有两个疑惑,其一董德伟是在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之前的十几天开始买入的,那么广发证券有意向借壳延边公路究竟是什么时候?其二,在传言公开后,董德伟有没有向其哥打听传言的真实性。
对此,董德伟说“在2月份的时候并不知道广发证券要借壳延边公路”,更重要的是,尽管后来传闻公开,但是他并没有就借壳的事情求证时任广发证券总裁的哥哥董正青。
有意思的是,在董德伟卖出延边公路的第二天,赵书亚开始买入。和董德伟不同的是,赵书严承认了曾经给董正青打过两次电话。
据董德伟称,上世纪80年代就已认识赵书亚。赵书亚和董正青是中专同学,也是老乡。被捕前,赵书亚的身份是湖北中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赵在法庭上说,发布澄清公告后,5月12日立即打电话给董正青,但是“电话没打通”,没有求证到结果,但是还是买了。5月18日再次打电话给董正青,董正青如此回复:广发在借壳一共有六个备选,“延边公路只是其中之一”。
此外,赵书亚还表示,他们本人只有43万股股票,“其余6万股实际上是我妻子弟弟的。”他只不过恰巧帮其代持而已。
不过,尽管否认了有内幕交易的行为,但是董德伟和赵书亚却坦承曾经串谋作伪证。
董德伟表示,为了规避管理层对持股比例超过5%(当时延边公路流通盘大概为9000万股)的监管,于是同赵书亚串谋,将部分账户转给赵。董德伟还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所购入的延边公路是通过几十个拖拉机账户完成的。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账户,而用拖拉机账户?”法官问。
“几十年的炒股经验决定的。”董德伟回答说。
而根据《财经》的报道说,证监会开始调查延边路股票异常时,董正青曾致电赵书亚,说董德伟有事相求。一个星期后,董德伟到武汉找赵书亚,提出请赵书亚帮忙作伪证。
而作为关键人物的董正青则如此证明自己并没有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
他说,广发证券在2006年上市的筹划中是沿着两条路走的。其一是IPO上市,其后是借壳,而借壳上市广发证券意向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因此当时的第一目标是辽宁时代(600241)。其次,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最终确定的时间是2006年6月5日。这个决定是由广发证券领导层决定的。
2007年公安部门对董正青展开调查,后来相关部门在他家搜到了一本书证。其内容涉及广发证券的股权变更历时过程,其中涉及某些股东身份是假的。
在昨天的审判中,法官讯问该书证的内容,董正清表示,该书证对广发证券关系重大。从而拒绝透露内容。
当庭翻供
在上午的审判过程中,董正青等三人另一个令人惊讶的行为就是当堂翻供。
面对法官的提问时,董正青说,2007年9月份以后所作的笔录,都是公安机关用诱供、逼供等手段造成的。因此,自己并不承认。因为在审讯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利用违反刑法的手段逼迫他了。
“他们说几十个人查了几个月,也没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是这案子一定要有个出口。”董正青称,公安掌握了一份书证,涉及广发证券股权的历史沿革,他本人也在上面有签名。如若此书证外泄,广发将“万劫不复”,他受到了这种“胁迫”才于2007年9月以后改了口供,他称2007年9月以后的口供均不属实。
问:“刑逼吗?”
“没有,是威胁。”董正青说,他们这样给我讲:你不是很爱广发证券吗?如果这个事情你不独立承担下来,就把广发证券搞得万劫不复!
“检察院提审你的时候有没有做笔录?”法官又说。
“有。”
问:“有没有刑逼你?”
答:“没有。”
再问:“有没有威胁你?”
答:“没有。”
董德伟和赵书亚也称,受到了诱供和逼供,太太也受到了影响。
据董德伟的陈述,公安当时用来威胁他的是他的家人——如果不合作,就把你老婆抓进来,合作可以取保侯审。
当公诉人询问董德伟与董正青夫妇的债务往来数字以及他炒股的账目时,他均以“记不清楚”作答。但是他花了数分钟来陈述自己受到的逼供,称自己曾连续28天没有睡觉,头发掉了一半,体重急剧下降。
八高管出庭指证
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对每一份证言都进行了来回争辩,毫不放松。审判长不得不屡次提醒他们留待辩论阶段再发表辩论意见。
下午5点30分,审判长宣布休庭。
休庭期间,面对媒体询问,董正青的两名辩护人都称此事敏感,不愿透露任何消息,一名前往旁听的女子自称广发员工,称事情敏感,不愿透露具体身份,但留下了记者的联系方式。
当法庭宣布昨晚6点30分继续开庭审理此案时,让不少旁听人员感到意外。
有消息人士称,广发证券有8位高管作为公诉方的证人出现在法庭。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的确认。
公诉人提供的多位证人证言如出一辙,指称董正青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但为人霸道、行事武断、独断专行,王志伟更批评其“敢于挑战规章制度……唯我独尊”。当听到七位证人都如此评价自己的为人,董正青显得有些激动。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否认自己独断专行、工作作风霸道,改为强调这种工作作风和选壳上市并无关联。
尽管董正青律师多次强调董正青的性格特征和本案并无关联,但公诉人表示,性格取证可以证明在选定延边公路作为广发证券上市壳资源的过程中,董正青绕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其个人决定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对于该案情,辩护方律师也保持了沉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择期再审。
《财经》获得检察机关提供的证据显示:
2006年1月,广发证券董事会将上市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有IPO和借壳两个选择。当年2月6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到广发证券考察,董正青向庄心一汇报广发证券上市的决心,但表示广发证券若采取IPO上市,会有障碍。庄心一当即表示,广发证券想上市,证监会会支持,但“如果有硬伤,谁也帮不了”。
董正青上述“自揭伤疤”的举动,让当时陪同在旁的时任广东省证监局局长刘兴强非常不满。据提供证词的王志伟称,董正青上述行为的结果,令广发证券只有借壳上市这一条路可走。
董正青所言IPO上市的障碍,后来据广发证券对外宣称,IPO的先决条件是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但广发证券2004年业绩亏损,已无可能实现2006年上市的愿望。但在法庭上,董正青几经犹豫,终于透露IPO上市障碍并非“等待时间”这么简单,而是因为更深层的广发证券股权历史沿革问题。他反复强调,不想因此而影响广发证券,然后一咬牙说:“因为公司历史上的股东是虚假的!”
广发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助理周伟是负责选壳的具体经办人之一。他证实,早在2006年1月,另一经办人、广发证券并购部总经理肖雪生就曾授意他准备初步的借壳上市方案。2月27日,广发证券管理层召开座谈会,论证广发上市采用IPO还是借壳。3月31日,当时的常务副总裁李建勇主持召开会议,提出广发证券上市只能借壳。这次会议,董正青和王志伟均未出席。董正青以此证明,借壳这一决定并非自己一人拍板。
2006年4月17日,董正青召集广发证券部分高管在自己家中开了一个“碰头会”,提出选壳的标准。尽管董正青表明自己在会上并未提及延边公路,但根据广发证券办公室副总经理张忠新所做会议记录,延边公路作为备选方案赫然在案。张忠新回忆说,借壳延边公路,正是由董正青提出。
2006年5月8日,广发证券大股东辽宁成大(上海交易所代码:600739)董事长尚书志来到广州,与广发证券高管开会。肖雪生带着五个借壳方案赴会。但会上尚书志提出,可以借壳与辽宁成大是兄弟公司关系的辽宁时代(上海交易所代码:600241),并愿意向辽宁证监局提出申请。此次会议上,最终确定辽宁时代、延边公路为最后的两个备选方案。
5月15日,董正青让广发证券副总裁秦力通知肖雪生、周伟到吉林和辽宁,分别商谈借壳事宜,并特别交待,先到延边公路。
知悉此事的尚书志感到不理解,要求董正青到大连进行解释。其时,董正青本人正在云南出差,秦力先到了大连,第二天董正青才赶到。当尚书志问董正青究竟还用不用辽宁时代时,“董正青没有正面回答。”秦力回忆说。
董正青本人解释说,辽宁时代一直是广发证券借壳的首选方案。但尚书志未能获得辽宁省相关领导的批文。同时,辽宁时代的高管对于借壳后的待遇要求过高,广发证券感到无法满足,尚书志不得不放弃辽宁时代。
6月2日,“尚书志打电话告诉我,他和吉林敖东(深圳交易所代码:000623,广发证券大股东)董事长李秀林已经商量好,决定选择延边公路。”董正青说。当天,董正青和李秀林就借壳延边公路一事向证监会做了汇报,尚书志并未在场。董正青的解释是,尚书志的飞机晚点。证监会对于广发证券选定延边公路借壳上市并未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感到不满,责令补充董事会讨论结果。
6月2日至3日,广发证券各高管及平安证券的人士陆续赴京,由平安证券负责为广发借壳延边公路做方案。
但此后,发生了令董正青意想不到的事情。据广发证券一直负责与证监会沟通的副总裁林志海供述,证监会机构部审核处处长陆泽峰说,广发证券完全有条件IPO,如果一定要借壳,那肯定是董正青有问题,因为借什么壳,只有董正青一人说了算。当林志海将此事告诉董正青时,“董正青很震惊,后来就提出还是IPO。”林志海的供词称。
董正青的IPO提议遭到广发证券大股东们的一致反对,他后来又提出换壳,改为S石炼化(深圳交易所代码:000783),但这一方案未能在董事会通过。至于换壳的理由,董正青的解释是延边公路的股本太小。
最终,当年9月26日,延边公路正式公告了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方案。
南方都市报记者徐艳、万勇
对此文亦有贡献
理财一周独家稿件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