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肚冯、年糕钱、奶酪魏、小肠陈、茶汤李……当流传数百年、种类以千百计的老北京小吃遇上奥林匹克盛事时,给它们起个合适的"洋名"成了当务之急。
|
从不久前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出炉,到日前传出北京豆汁将被译成"北京可乐",公众对中国菜取"洋名"的关注一浪高过一浪。在重重困难与争议中,老北京小吃的"洋名"之惑令人深思。
“北京可乐”惹热议
为了让奥运期间的老外吃个明白,位于北京后海胡同深处的“九门小吃”为老北京传统豆汁想出个备用洋名--“北京可乐”。这一中西合璧的新名字,一时间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豆汁,可以直接译成'绿豆煮的汤',但我们在考虑就把它译成'北京可乐',这种翻译简短而又形象,可以借助可乐的意象让外国游客记住豆汁。”北京“九门小吃”董事长兼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侯嘉上个星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侯嘉的意见并不孤立。大部分支持“北京可乐”的人都认为,给外国人没接触过的北京地域小吃起个他们熟识、亲切的“洋名”无可厚非。“少一道语言交流障碍,首先外国客人不排斥了,才可能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才会喜欢。这也是用一种国际化的方式宣传、推广‘中国制造’的办法。”在北京某公司做企宣的徐小姐表示。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国韵味只有在国际化轨道上才能走得更远”的想法很有代表性。
然而,相比之下,质疑“北京可乐”的声音更为强大。中国传媒大学的石乔说,如果将“北京可乐”理解成对老北京豆汁的一种国际化比喻,那么这种比喻令人费解。“北京豆汁和可乐,口味上尝不出半点相似之处,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比喻可能会适得其反。”
公司职员关小姐对自己初尝豆汁的经历还记忆犹新,“一开始觉得豆汁又酸又涩,要慢慢品尝,才能品出其中的独特味道。”她说,“如果简单地把豆汁翻译成‘北京可乐’,外国游客很可能望文生义,误以为它是像可乐一样的甘甜饮料,‘咕咚’一大口,结果可乐不出来了——恐怕这种赶时髦的比喻,并不是推广老北京豆汁的好办法。”不少网友认为,京味底蕴十足的老北京特色小吃,历史悠久、地域性强,大可不必冒着失去民族文化特征的风险去与国际接轨。
“可口可乐在中国没有因为要吸引中国人就翻译成‘美国豆汁’,因为他们坚持了其‘可口可乐’的内涵。”网友“夜半歌声”认为,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吃的文化”,外国游客与中国民俗小吃“零距离”的同时,也要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这需要让这些老北京小吃在名称上也能体现自身的精髓。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