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英文菜单缘何众口难调
和老北京小吃的遭遇一样,历经数度改良,“烹制”时间长达一年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也曾面临种种挑战。
|
“中国的菜名其实是很不好翻译的。因为菜名体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菜品,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翻译的时候是最难处理的,向来是翻译工作的难点。”专门从事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刘永利说,“有些词语甚至是没法翻译的,比如汉语中有羹有汤,羹和汤是不一样的,但对此英语里只有一个词——Soup。”
和之前的中文菜单一样,老北京小吃在翻译时也在一些中文菜名前犯了难。在“九门小吃”负责菜名翻译工作的游慧丽说,像“茶菜”“茶汤”等小吃,翻译人也不了解这到底是一道怎样的菜,就是亲口尝了,也说不清楚原料、口味,这都增加了翻译工作的工序与难度。有时同一道菜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成都的“龙抄手”在北方就叫“馄饨”,这样同菜异名的也并不少见。“许多菜名连中文都难以统一,要翻译成标准的英文就更难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评审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教授陈琳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郑保国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到,“英文菜名应该简洁易懂,但是菜名往往肩负着解释菜品原料、味道的作用,而中国菜经常需要三四种甚至七八种原材料,要想说清楚菜的原料就要有七八个单词,如何简洁地翻译菜名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郑保国说,“麻婆豆腐”、“贵妃鸡”这些拥有典故的菜名正体现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但是完全直译不能说清楚菜品的由来,要想讲明白典故又太过复杂。究竟如何翻译才能兼顾文化和实用是菜名翻译的重头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