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8月1日电(记者徐旭忠)重庆市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地震灾区群众早日渡过难关。
据了解,重庆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开辟了灾区求职者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公开就业援助热线,实施就业援助。
根据灾区劳动者登记求职的情况,将其年龄、技能、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类,从灾区劳动者岗位信息储备库中筛选合适的岗位信息,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推荐,达到“三结合”:长远就业与短期就业相结合,全日制就业与非全日制就业相结合,市场就业和公益性就业相结合。
同时,重庆市有关部门和企业为来渝的灾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实行“送岗到人、送人到岗”。部分区县实行就业承诺制,保证2个工作日内安排就业。
为保证岗位信息真实有效,重庆市严格把关,对企业营业执照、经办人身份证、招聘简章等相关进行材料仔细审查,并逐一实地考察,优先选择生产经营规模大、就业岗位较稳定、用工管理较规范、社会信誉较好的用工单位。同时严把工种信息审核关,引导用人单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放宽招工条件,防止用人单位对灾区劳动者的年龄、学历、身高等方面的就业歧视。此外,重庆市还严把工资待遇审核关,要求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的月工资不低于当地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重庆市提供给四川省地震灾区的就业岗位月工资在800元至3000元之间,多数企业能提供食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