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奥运倡导北京市民更多地选择自行车出行。张由琼刘力勤摄
“那时人们希望到处都是商品,30年前北京人梦想的天堂,也许比今天还要寒酸。”北京作家石康在一篇文章里感慨,30年,北京走完了1000年。30年前的北京居民,没有多少人会料到代表特权的小轿车,会如此迅速的进入寻常百姓家;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当年最“潮”的“永久”“凤凰”“飞鸽”自行车,30年后却早已与流行无关。
30年前,一辆“永久”,就像一辆帕萨特或者本田,他对于一个中国家庭而言,象征着一种奢侈和便利的代步方式。
而对外国人而言,这是理解中国的一个符号。事实上,自行车在当时成为了中国形象的代表。甚至当年的小布什,在中国留下的最出名的照片就是在北京大街上蹬自行车。小布什说,他希望在时隔30多年之后,仍然能在北京骑上自行车。
奥运就在眼前,潮流的风向永远不可预测,在7月20日北京颁布机动车限行政策之后,大街小巷上那条流动的风景线似乎又回来了。尽管人们的坐骑从“永久”、“凤凰”换成了“捷安特”,只要街道有容纳自行车的空间,人们便重新选择这种绿色的出行方式。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行车都是最紧俏的工业品。1981年秋,湖北应城农民杨小运超额出售公粮两万斤,有人问他想要什么奖励,杨小运回答:我想要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自行车铃声响起,人们踩着踏板想去哪儿就能去哪,这是个平等的世界,大家都踩着黑白两色的单速自行车,没人可以改变这项运动。
北京市规划委近期组织了有关交通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北京旧城交通问题的发展策略。这份研究报告提出,自行车交通方式仍然是城市交通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由于自行车是一种环保型的交通方式,应给其保留适当的空间。
故事 老李的“奥运坐骑” 7月20日,北京颁布机动车限行令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把摄像机架到了北京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的复兴门桥上。记者在镜头里敏锐地发现,除了车流比往日明显减少,路边骑车的人似乎明显增加。
老李在复兴门附近的一家研究机构上班,属于内退的人了,不过单位还有他的办公室,老人闲不住,有空还是往单位跑。
“都不记得上一次骑车去上班是什么时候了,这不又把老家伙给使上了。”年近60的老李向记者解释。40年前他刚从辽宁一所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来到首都,一下火车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没事的时候去长安街上走走,太有气势了。”他还觉得普通人蛰居的小胡同极具人情味;而红墙绿瓦灰色的主体建筑则显得很有皇城的派头;除了年头会刮几场沙尘暴,能见度极低,人们掩面出行,平常日子基本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而上班之后,他的梦想就是有一辆自行车。“那时候买辆车需要一年的工资,不,还需要票,先拿到票,然后再攒上一年的钱。”即使那时是国家公务员的身份,买到一辆车还是花了他一年的工资,然后骑着它去天安门广场逛了一圈,当时正值秋季,是北京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蓝天白云,秋高气爽,马路上车辆不多,也不存在尾气污染,骑车在北京的街道上,让他感到身心舒畅。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老李换过好几次住处,无论离工作的地方是远是近,北京最初留给他的美好印象让他一直保持着骑车上下班的习惯,最长的时候他需要骑40多分钟的路程。
其实,说来老李还属于幸运者,因为自行车,那时候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买到的。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行车都是最紧俏的工业品。1981年秋,湖北应城县农民杨小运超额出售公粮两万斤,有人问他想要什么奖励,杨小运回答:我想要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当时担任上海自行车厂厂长的王元昌回忆说,当这个代表着消费者急切需求的呼声通过报纸反馈到厂里时,他既感激又愧疚。王元昌写信给《人民日报》表态:“杨小运的要求,就是农民兄弟的要求,农民兄弟要"永久","永久"工人要尽责。”他承诺,在完成212.5万辆年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增产1200辆,应城县“凡是全年超卖万斤粮的户,都供应一辆"永久"牌自行车”。
过去,市民使用自行车需要自购,现在,北京市民可以通过租赁自行车出行。北京市两家最大的自行车租赁连锁公司贝科蓝图公司和甲乙木公司向市民承诺,奥运会举办期间,两家公司的自行车租赁连锁网点将遍布地铁口、商业区、交通枢纽、宾馆、写字楼及社区。北京市旅游局也规定:星级酒店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要向住客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
标签 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 在今年逝世的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里,片中的场景大部分取自于北京,而影片里似乎有种不绝于耳的声音———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有一种玩笑的说法,长城、熊猫、自行车是中国的三大奇迹。在安东尼奥尼拍摄《中国》20年之后,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这样写道:
“当我以记者的身份回到北京后,骑自行车再次证明了它是游览这座城市最方便和最有乐趣的方式。出租车变得容易叫到,但是仅限于酒店周围。况且,乘出租车你失去了和当地人交流的自由,也会错过很多大街小巷,他们是北京最有趣的组成部分。每条小巷用中文来说就像一个村子,他们是远离繁华街道的另一个世界。老人坐在家门口吸着烟斗,孩子们玩着小游戏,他们看到了让他们目瞪口呆的神奇景象:一个老外蹬着自行车穿过他们的胡同。搞不好,你会迷失其中。当然,很快你会重新回到一条主要街道上,没有人会真地迷路。拥有一辆最好的自行车已经成了身份的象征,比如"飞鸽"或者"凤凰"。这种名牌车供不应求,往往一到商店,就被一抢而空。”
外国人没想到,很多人对于自行车最早来华的记忆可能源于电影《末代皇帝》的一个情节:英国家庭教师庄士敦把一辆自行车送给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当礼物。
实际上,早在1868年,《上海新报》就报道过上海出现“靠蹬踏而行,转动如飞”的自行车,“成为街头新奇一景”。
“自行车铃声响起,人们踩着踏板想去哪儿就能去哪,这是个平等的世界,大家都是踩着黑白两色的单速自行车,没人可以改变这项运动。”
其实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自行车工业已经规模化,但大马路尚未普及的中国却不能成为它的市场。1896年,三个英国人骑自行车从伦敦出发,打算环游世界。他们于1897年12月22日抵达上海。这天,寓沪外国人骑车几百辆出城迎接,华人观者如潮。中国引进自行车的第一个高潮随之到来。自行车维修铺子、专卖洋行,乃至自行车租赁行应运而生,以致1898年4月1日的《申报》特地发表社论,预言“自行车必将大兴于中国”。
前途 奥运后北京自行车的命运 美国作家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是靠修更多的道路来解决,那只能使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不断受到侵蚀,而是应该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机会的方式来解决,包括提高使用汽车的难度以及提供多种出行选择来慢慢减少人们对汽车的依赖。
老李的遭遇几乎和雅各布斯的描述差不多。5年前他买了一辆汽车,彻底退出了骑车上班族。而在此之前其实他就已经很少骑车上班了,并不是因为他厌倦了骑车,而是他越来越觉得在北京骑车已不再是一个享受。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路都在拓宽,而自行车道却越变越窄,胡同里开始被停放的汽车塞满,变得行走困难;汽车越来越多,尾气也越来越多,加上工业污染,天高云淡的日子越来越少了,天空中经常被浓雾所笼罩,整个城市开始为每年能达到一定的“蓝天数”而努力。老李开车上下班,堵车成了他的一大烦心事。昔日滚滚的自行车洪流景观正在被汽车“长龙”所取代。老李感到了为难,他想回到过去,但是北京已不是当年的北京了。
尽管在短期内老李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了今后城市自行车交通(包括步行交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原则,自行车交通方式仍将是城市交通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更令人欣慰的是,5号线地铁在四环内的车站都在出站口设立自行车停车场,总面积可达7万平方米。(胡剑龙)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