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文汇报报道,新书《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上海书展讲堂上的演讲角度独特,话题犀利,直接切入了中国百姓30年的生活记忆。他说:“20年前,在《北京人在纽约》里刘欢唱的是"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几天前,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合唱的却是"我和你"。
改革开放的30年,不仅是物质从匮乏到丰富,更是中国对全球化态度从"仰视焦虑"到"比肩淡定"的转变。”
渴望——曾用精神带动物质世界 张颐武的演讲里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个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位北大物理学家,因为发现美国最普通的公寓也24小时供应热水,而自己在北京需要挤千人澡堂;于是,放弃科学家身份,跑到美国衣阿华州做了中餐面馆老板。”这位老友的毅然转行,触动了张颐武中国物质财富匮乏时代的回忆。“纵有一万个理由去谴责那位科学家,但是不得不正视"一无所有"年代关于物质生活的反思。”
张颐武说,从记事开始到20岁,他用的都是同一个牌子的肥皂,物质的匮乏可见一斑。“那时,中国的集体偶像是陈景润和张海迪。从中学老师到农民兄弟,大家都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然而,每天来自全国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信”,汇总起来有几麻袋,这其中也透出一份隐隐的苦涩,“这样纯粹的理想主义,是一个民族渴望用精神带动物质世界。”
角力——全球化必须立足于本土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急速丰富。脱贫致富的中国,用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加快了自己的全球化步伐。
“《北京人在纽约》里,我们还略带仰角看着美国;到了电影《英雄》提出"天下"概念,中国第一次欣然享受来自世界的收益。”张颐武说,一度“大眼睛”是令海外感动的中国面孔,如今姚明、章子怡则成了新的中国商标,他们年轻、自信、充满活力。“正如申奥成功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只有大家发自肺腑的欢呼。融入全世界的中国,已经不需要刻意标榜自信或对未来的期望。”
不过,张颐武认为,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有得失,张颐武强调“全球化必须立足于本土”——如何在遍地星巴克、麦当劳的情况下保持本土个性,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的大众文化竞争力还远远没有与经济成长相适应,比如孩子就是不爱看我们自己的动画片,说明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
国学——不能当作“门面”来标榜 张颐武认为,“李云龙”、“姜大牙”走红荧屏,正反映出观众审美的一种变革。而“尿不湿一代”的崛起,则导致电子游戏、奇幻文学、选秀、少年写作的成名。“很多知名作家的书能卖到20万册。有位经纪人则说,只要封面上有"郭敬明",哪怕里面是一叠白纸也能卖60万册。”张颐武尖锐地指出,时下的文化审美“变化快”是一种浮躁。
“"国学"热成了"美丽混乱"的典型。”张颐武说,在北大的校园里,冷不防就能看到穿汉服的女生,脚下却是一双阿迪达斯的运动鞋;未名湖边这头诵读《论语》、那边吟咏《大学》。“以前我们总是抽象地继承一些民族精神,比如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而今我们则开始寻找具象,好比旗袍唐装。”张颐武表示,无论是具体还是抽象,国学不能当作“门面”拿来标榜。最终我们需要用开放、开阔的心态,迎接“旧邦新命”的价值认同。(王磊)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