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做了什么?面对援助,我们感恩什么?灾后重建,我们该做什么?
编者按
阅读此稿,耳目一新。地震无疑给灾区群众带来了极大灾难,但这是一场自然灾害,我们可以“怨天”,但不能“尤人”。如今,灾难渐行渐远,灾区群众应该尽快振奋精神,走出心理阴影,以自强自立的风骨,投身重建美好家园的行动。
这篇稿件反映出来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三问”,灾区群众抛弃了“受灾”心态,有了感恩社会的心,赋予了“等、靠、要”新的含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重建新的生活,从而有了普适的价值。
本报记者 邓嗣华
地震百日之后,我们是否还陷于“受灾”情绪里?灾后重建之中,我们是否已完全抛开了灾难的阴影?
昨(21)日,彭州市灾区群众“三问”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开始于6月底的“三问”活动,针对灾后部分群众的消极思想,一问“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做了什么”;二问“面对援助,我们感恩什么”;三问“灾后重建,我们该做什么”。
彭州“三问”,在数十万灾区群众中展开,旨在让灾区群众抛弃“受灾”心态,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之中去。
“三问”带来小鱼洞三转变
小鱼洞镇,是彭州“三问”主要试点乡镇,“三问”问出了群众思想意识转变。
场镇社区的李泽辉,灾后抗震救灾表现不积极,总是说“分配不公”、“卫生不好”。“三问”之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现在不仅积极帮助居委会分发物资,还积极协助联系、装卸水泥,修补板房。
“三问”也问出了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
太子村支部书记杨再详,震后工作量大,经常累得筋疲力尽,这时遇到个别村民不理解,心里就窝火,工作中脾气暴躁。“三问”后,杨再详平静了下来,开始懂得如何和群众沟通,工作作风有了转变,心情好了,为群众排忧解难也更加积极。
“三问”还问出了群众感恩社会的心。
抗震救灾前期,当救灾物资送来的时,群众袖手旁观,村干部喊“帮忙”也没几个人搭理。“三问”之后的7月15日,恰逢三车物资送到,现场群众把官兵请到办公室休息,社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卸物资,有的全家老小齐上阵。
“三问”带来“等靠要”新版本
“三问”活动在小鱼洞开展一个多月的时间,共举行以村(社区)为单位的集中讨论30多次,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的集中讨论400多次,“全覆盖全参与,95%以上的群众在思考中得到启发和转变”。
彭州“三问”,是对当时部分灾区群众流露的消极思想情绪的一次 “心理疗法”。
“会诊”表明,部分灾区群众消极情绪表现出三大症状:一是“等、靠、要”思想,对灾后重建不积极主动;二是缺少感恩的心,认为社会各界的帮助是别人应该做的;三是对恢复重建和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和激情。
随着地震灾难的阴影慢慢远去,彭州“三问”的组织者开始感到,灾区群众应该从这种“受灾”心态中走出来了,通过“三问”,告别“我是受灾群众”的心理暗示,积极展开灾后重建。
很快,群众自己给“等、靠、要”赋予新的含义:科学发展加勤劳双手“等”于美好家园;重建美好家园必须“靠”党和政府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智慧和力量“要”来源于灵魂深处的激烈碰撞。
这还只是开始,彭州“三问”,如灾区群众的“心理提醒”,在彭州的灾后重建中已被列为一项长期的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