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鸥 (资料图片)
吉林省四平市副市长李鸥,最近因在自己实名博客上公开发表质疑杭州市“市长信访联络员制度”的文章,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鸥,44岁,中央下派挂职锻炼干部。2006年8月,李鸥开通人民网强国博客个人博客,并就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诸多问题与网友交流,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其博客被誉为"最牛市长博"。”强国博客如此介绍李鸥。
当记者拨通这位博主办公室电话表示想采访他的时候,李鸥一句“你什么时间能过来”,爽快直白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
从走入四平市政府副市长办公室到并排落座,这位副市长给人的感觉没有半点牛气,也不似其博客文风犀利、话语尖锐,谈吐间甚至有些腼腆。
“市长博”牛对百姓不牛 说起上网经历,李鸥是个名副其实的老资格网民。
从最初做记者时使用电脑,到负责国家广电总局(原广电部)网站筹建、管理。开论坛、做版主,甚至应网站请求编写软件,按照李鸥的话讲他是“看着互联网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对电脑和网络非常熟悉。
在强国博客开博前,李鸥在很多博客网站建立过自己的博客。“不过,现在强国博客是我最主要的博客,其他的只是偶尔去看一下。”
与预料的不同,李鸥并不“迷恋”上网。“在网上呆的时间并不多,上去就是到人民网和新华网浏览一下新闻或查阅些资料,再有就是发些文章回复有些网友的提问”。
对时间近乎“吝啬”的李鸥,却舍得拿出两个月的时间接待一位老上访户。前不久,李鸥劝止住保安人员的阻拦,接待了这位偶然闯进办公室的上访者,这一接待就是两个月。两个月间,这位上访者到李鸥办公室来了11次。怕上访人听不明白,李鸥曾给这人写了长达几千字的答复,逐条解释分析个中原因。“很遗憾,他的问题确实不符合政策规定。但他既然来了,我就要接待。以后他如果再来我还会接待,这是我的职责。”
李鸥这种“官与民”的沟通交流体现在网上,也可以说是“人如其博,博如其人”。在李鸥以前的网上聊天室和论坛中,从一开始,他给自己使用的就是“蓝天任你飞”的名字。
“其含义是我的聊天室和我的论坛版块是"蓝天",任何进来参与讨论问题的网友都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意见。”
这种“蓝天”模式后来被移植到了李鸥的博客里。对反面的意见和网友的批评,李鸥在博客中也从不删帖。
风格很民主内容很法治 正是这种“蓝天”模式,让李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少了一种“官”的矜持和四平八稳,说话办事有些“不计后果”。
在到四平为官的第一次市长办公会上,针对一项其他市长、副市长全部表决通过的四平市政府决议,初来乍到的李鸥会后根据会议材料和自己的分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市长,阐述利弊、表明异议。最后,这一决议在启动前的第三天被紧急叫停。“决议忽略了一些细节,如果出现失误,后果会很严重。”李鸥解释道。
“这样的文章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查阅李鸥的博客可以发现,类似《质疑“市长信访联络员制度”》的评论性文章占其中一大部分。
李鸥未料及该文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度和争议。他说,“我从上网伊始,就带着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以己为导去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网上交流风气的网络社会理想而参与网上交流的。”
“《质疑"市长信访联络员制度"》一文出来后,有网友认为我说杭州市的领导"作秀",有的媒体甚至使用了"炮轰"一词。这些都与我当初的想法不符。”
“现在政府缺乏的不是听取信访人诉求的机制和渠道,而是缺乏真正研究处理的机制和做法。”
这位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副市长对每部新出台的重要法律都会仔细研读。“之所以没有完全实现依法治国的原因并不是我们缺少法律。尽管我没有专门做过研究,但相信世界上有中国这么多法律的国家并不多。同很多制度一样,我们的差距在于法律的执行上。”
从开博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发表了170余篇文章,点击率近40万次,李鸥的博客被评为“2007年度强国博客十大名博”之一。
当被问及“会不会因为这次博客"风波"而停止或改变今后写博习惯和文风”的时候,李鸥给出一个坚定的答复———“不会”。
“写这样的文章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李鸥说这话确实不假,从其《吉林发展缺什么?》、《“艳照门”:警方涉嫌犯法及诱使他人犯法?》等博文中就可以看到。包括一些当地领导与李鸥开玩笑都说:“说我们东北人直,你比我们东北人还直。”(记者徐强)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