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洛阳九月四日电(记者李志全)北京二○○八残奥会火炬传递“中华文明线”四日在洛阳市举行,整个传递活动在最具古城特色的城市名片——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进行,展示了九朝古都、牡丹花城洛阳的风华姿彩。
龙门石窟地处洛阳城南六公里处,是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亦是外来佛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丰硕成果,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今晨七时四十分许,伴着《好运来》、《龙门颂》等歌舞的优美旋律,起跑点龙门东山礼佛台霎时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透过清新的晨雾望向对面,与伊河相隔的西山上,是卢舍那大佛亘古不变的微笑,仿佛迎接祥云火炬的到来。
八时五分许,北京残奥会圣火入场,现场顿时一片欢腾。当中共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致辞时,一旁的手语翻译“说”给残疾人士。
五分钟后,当主持人宣布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洛阳传递开始时,整个礼佛台沸腾了。锣鼓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气球升空,彩花飞舞,五千零五十六羽信鸽在天空翱翔。火炬手、残疾运动员朱宏艳从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手中接过火炬开始第一棒传递。
河南籍姑娘朱宏艳是“中国的飞鱼”,先天性眼底盲障的她,曾一人独夺残奥会九枚游泳项目金牌、世锦赛六枚金牌。但顽固的腰伤和脚伤使她不得不退出今年的比赛。
从龙门东山礼佛台出发,途经漫水桥、西山石窟南门、奉先寺、西山石窟北门,最后抵达龙门石窟的标志石广场,共有包括九名残疾人火炬手在内的六十五名火炬手参与传递。他们中,有刚刚参加过北京二○○八年奥运会的运动员修秀,有战斗英雄、三等甲级伤残军人——洛阳军分区司令员宋中贵,亦有来自四川灾区的抗震优秀学生郭婷婷等。
记者在龙门石窟景区内看到,欢庆残奥会圣火的民众及海内外四方游客,打着“超越、融合、共享”的横幅,挥舞五星红旗和残奥会会旗高呼“中国加油、残奥加油”,为火炬手们加油助威,现场气氛热烈。
八时四十五分许,随着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洛阳市残联理事长刘峥伟高擎“祥云”火炬,抵达设在龙门石窟标志石广场的火炬传递终点,并点燃圣火盆,北京残奥会火炬洛阳站传递活动获得圆满成功。随后,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台上台下二百余志愿者通过手语“共唱”《感恩的心》,把传递仪式引向高潮。至此,残奥会圣火洛阳站传递全部结束。
(责任编辑:郑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