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李雪 郭莹)一场“审计风暴”昨日再次刮起。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发改委等49个部门200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9个部门个个暴露出问题,其中6成政府部门已连续两年被审计署点名。
|
审计结果显示,预算资金不细化、年末财政资金结余较多、资金闲置、挪用转移财政资金、违规收费等,是这些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财政部因预算编制不够准确,造成至2007年末财政资金结余41427.41万元,预算编制不够细化6325.57万元。卫生部项目预算中有4509万元未细化到具体执行单位。
“预算不细化这个老问题几乎出现在每年的审计报告中。”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马晓方说,预算不细化源于我国预算制度还不完善,因为背后的制度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屡查屡犯。事实上,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敲打”,预算细化的问题也已经在有关部门的时间表上缓慢前行。
此次审计还发现了其他一些“老”问题。截至2007年末,财政部于1993年至2007年期间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23个基建项目累计投资106902.51万元,均未办理竣工决算程序,相关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账核算,项目结余资金也未清理上缴。而这个问题审计署在2003年的审计意见中就曾指出,但至目前机关服务中心仍未彻底解决该问题;保监会在2006年扩大开支范围支出335.41万元后,2007年又扩大开支范围支出311.49万元。
一位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表示,审计结果没有相关方面的有效支持、配合,不能形成审计问责、处罚、整改的相关监督部门的互动机制和整体合力,审计也只能干“打雷”不“下雨”。从审计的效果看,就变成审计年年审、问题照样年年出。
“审计决定的落实涉及到领导及多个监督部门,需要有一个专职部门‘运行’这项工作,把审计决定落实工作正规化、经常化、制度化。”他表示,应该组成由审计、监察、财政、公安等部门的审计决定落实督查领导小组,以联席会议的形式研究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督查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对不落实审计决定的可采用“集权”、“联动”、“联席”、“合力”的方式做出处理,以此减少和避免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踢皮球”现象发生。同时建立审计问责制,使落实审计决定、整改问题真正成为责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