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民营经济的“代名词”。30年来,温州人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创造了生机勃勃的“温州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温州人开始了艰难的起步,把赚一分钱、一厘钱都当作光荣的事,吹响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号角” 改革开放前,温州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资源少,除了矾矿外,没有更多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当时不到半亩,现在只有0.31亩;国家投入少,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只有5.95亿元;交通条件差,当时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通上海的水路和一条路况很差的104国道与外界相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老百姓把脸皮撕下来放在家里,人到外面去做生意;干部把乌纱帽放在办公室里,人到下面领着老百姓去办厂子。
“但白手创业谈何容易,温州人被"逼"着走南闯北。”曾任温州市体改委主任的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马津龙回忆,“千辛万苦来创业、千方百计搞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当时艰难创业的真实写照。当裁缝、做皮鞋、搞运输、卖服装……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短时间内,温州形成了“家家办工厂,人人摆地摊,谁也不靠谁,自己当老板”的生动局面。
一批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个体户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各行各业的“大王”。1981年,温州乐清县柳市镇的“电器大王”胡金林,年营业额达到120万元,而当时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还不足60元!
1982年,温州出现创业小高潮,当地个体工商企业超过10万户,约占全国总数的1/10;30万经销员奔波于各地,成为让国营企业头疼不已的“蝗虫大军”。
在外部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张扬中发展。1982年,温州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中小企业相继注册为股份合作制,带上了集体经济的“红帽子”。当时国家尚未颁布相关条例和法规,温州的举动备受关注。
1983年,温州形成了纽扣市场等十大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1984年,中央下发一号文件,提倡农村发展商品经济,搞活流通。民间创业行为得到肯定,温州人的激情再度喷发,以家庭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他们采取“自我投资、自我建设、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方式,构筑了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股份合作经济为导向的“走南闯北、拾遗补缺,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
1985年,《解放日报》头版刊登报道——《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温州模式”首次见诸报端。
温州人经商,把赚一分钱、一厘钱都当作光荣的事;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个思路干;一个地方没有发展空间了,就拉家带口寻找新的希望之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没有市场的地方也有温州人去开发市场。
温州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上对温州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1989年至1991年,中央派人三下温州,对温州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进行调查,认定“温州模式”不是资本主义。从此,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现如今,温州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于浙江省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外贸出口、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5%、95.5%、80%、95%、93%。
“温州货”一度成为假货的代名词。阵痛过后,温州人幡然醒悟,叫响了“质量立市,品牌兴业”的口号,经过多年努力,重塑了“信用温州” 温州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一些温州人急功近利,大量制造伪劣产品。1985年,南京一位消费者投书《经济日报》,控诉他买的温州鞋穿一天就掉了跟,而所谓真皮也不过是劣质的合成革。有人称温州鞋为“一日鞋”、“礼拜鞋”。1987年6月,杭州武林广场一把大火把数千双温州鞋付之一炬,继而这把火烧到南京、长沙、株洲。“温州货”成了假货的代名词。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等一些城市的商家纷纷贴出“本店无温州货”的安民告示,全国不少新闻媒体纷纷曝光,批得温州人“脸上无光,心里发慌”。
1989年初,苏州市在查处无证低压电器产品时,一次就没收了温州乐清县柳市镇生产的无证伪劣产品近8万件。
柳市镇生产的伪劣低压电器在全国造成多起伤亡事故,惊动了国务院。1990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罕见地为一个小镇单独发文:《关于温州乐清县生产和销售无证伪劣产品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机电部、国家工商局、商业部、财政部、物价局和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有令即行,数百人进驻柳市镇,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打假治劣。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整治中,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被关闭,1544家家庭工厂全部歇业。
欺骗市场,其结果是失去市场。温州的决策者此刻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引以为戒,温州人的全民创业就有可能转变为“全民待业”、“全民失业”,必须重塑温州形象。温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加强市场调控,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993年10月,温州提出“第二次创业”,率先在全国喊出了“质量立市,品牌兴业”的口号,决定重塑“信用温州”。
1994年10月,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制订的质量立市法规《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颁布,15条严厉惩罚措施出台——制假屡教不改终生“出局”,不良企业上信用“黑名单”,质量出现问题要“连坐”,问责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这是一场触及温州商人灵魂的革命。
重拳出击,毫不手软!1994年,温州不惜损失上亿元投资和可观产值,治理区域性生产螺纹钢筋的违章行为,生产螺纹钢筋的90多家企业大部分被关停并转;1998年,瑞安场桥镇制售假冒“梦特娇”T恤被“一锅端”……2000年,温州区域性、行业性的产品质量问题全部“摘帽”。
历经波折,浴火重生。温州鞋业再度迅速发展,温州如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有统计表明,温州市上万家制鞋企业和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业已形成了年产值达1000亿元规模的产业链,为当地解决了40万余人的就业问题。温州鞋业不仅重新在国内名声再起,还漂洋过海,成为冲向海外数量最多的标记为“中国制造”的产品之一。
温州制造脱胎换骨,温州品牌层出不穷。温州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3件,中国名牌产品38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8个,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34个。
企业外迁、资金外流、反倾销案等问题接踵而至,温州遭遇了“成长的困惑”。他们沉着应对,积极进行产业重组与转型,拉开了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序幕 2003年上半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竟然在浙江省排名倒数第二!上千家企业外迁、上千亿资金外流;出口产品遭遇各国反倾销案起诉36起;工业用地费用涨至300多万元/亩……温州遭遇了“成长的困惑”,面临“产业发展难以为继、要素支撑难以为继、环境承载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
温州又一次处在生死关头。决策者们分析温州的优劣势,认为温州优势明显: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多年经营的优厚资本优势、市场经济中锤炼出来的灵活民营机制、能征善战的企业家队伍、良好的市场网络渠道,等等。
但温州的劣势也不容忽视: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布局无序;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产品附加值低;土地紧张、资金趋紧、电力短缺;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缺少对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了解,难以与国际接轨等。
如何扬长避短,续写新的辉煌?温州人开始了新的探索:整合产业链,进行制造业梯度转移;改善创业软环境,积极吸引人才;内联外合,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开拓市场。
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通过落实扶优扶强措施,引导企业“强强联手、龙头整合、内外联合”,呈现了企业加快优化重组的良好势头。打火机行业经过整合后,整个行业出口量的80%集中在10多家龙头企业;换向器行业的8家企业,整合组建“安固集团”后,成为亚洲最大的换向器生产企业。
加快特色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低压电器行业逐步向低中高压成套装备转变;汽配行业原来只搞汽车低档零件,现在向高档零部件和专用车、房车等整车产品发展;泵阀行业开始进入高压高温的石油化工、天然气等行业;制鞋行业开始向鞋机制造延伸,并把产品出口到了“鞋机王国”意大利。2003年,“全国看温州,温州学全国”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展开,全市反省经济软环境的差距,“效能革命”由此拉开。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机关效能监察中心,打造服务高效的创业软环境;建设新的温州大学,吸引“海归”人才到温州创业;深度挖掘“温州人”资源,办好“世界温州人大会”,吸引外地的温州人回乡发展。
2005年起,温州启动“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工程,鼓励企业根据需要与外资合作,获取技术、管理、制度经验和国际销售渠道,实现企业的品牌化和全球化。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与海外著名企业合资合作的若干意见》等扶持措施;举办“轻博会”和“民企对话世界500强”活动,切实做好搭台、牵线、架桥文章,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温州积极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到境外建立工业园区,进行资源合作开发,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立研发机构,不断提高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温州现有60多万人在海外发展。企业经营的行业领域已从过去的小工业品为主,逐步拓展到能源行业、服务行业和科技行业,并在境外投资建立俄罗斯康吉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开辟了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
2007年,温州提出“第三次跨越”——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四大战略,改变民营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30年,温州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潮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天的温州,正鼓风扬帆,破浪前进,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奇迹……
发展档案
1983年,温州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1984年,温州集资兴建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农民城。
1987年,温州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1993年10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以“质量立市”和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
1994年10月,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制订的质量立市法规《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颁布。
1998年,温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在群众中成为广泛共识。
1998年,中国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中共正泰集团委员会成立。
2004年,温州8家民企联合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2004年,温州被评为中国十大活力城市。
2006年,温州瑞安创办全国第一个“三位一体”的农村合作协会。
2007年,温州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金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