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8月13日召开的海南省发展改革研讨会上获悉,2008年,海南农垦把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作为全年重中之重的工作,筹措20亿元投入民生项目建设。
今年6月1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海南农垦由海南省全面管理。
据了解,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实现海南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促进农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占海南全省四分之一土地,八分之一人口的海南农垦,在由“小社会”向“大企业”的转变中,民生是重中之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要妥善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海南农垦的民生数字
“56525套”:据了解,海南农垦最大的民生欠账就是职工住房。目前垦区许多农场存在着大量的危房,一些职工还居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兵营式房子里。今年年初举行的海南农垦工作会议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让每户职工以优惠的价格,拥有一套自己的产权房。”垦区90个农场3年规划建房138766套,其中今年计划建房56525套。在职工住房建设中,农垦将给予20%的配套资金。此外,农垦还于今年5月同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签定了50亿元住房贷款框架协议。
“15.35万人”:据悉,海南农垦90个基层单位36.1万人须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年农垦首先启动了去年底海南省财政安排的4199万元资金,又自筹配套资金1717万元,建水塔、水池、机井、大口井、管道等,并新建水厂3座,改造水厂3座,已解决了15.3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不仅中瑞、罗豆等农场,就连地处花岗岩地层、多年饮用高氟水的红岭农场职工都喝上了安全、甘甜的饮用水。未来3年内,垦区3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全部解决。
“0.61元”:长期以来,海南农垦为了解决生产生活用电,每个农场都形成一个独立电网。农场电网建设水平低、安全隐患多、供电质量差、电网维护负担重,职工群众用电价格较高。而这样的局面有望在今年10月底前彻底改变。届时,海南农垦整个电网改造工作全部结束,将有53220户农场职工受益。不仅电价将由原来的平均每度1.2元降至0.61元,农场电能损耗也由原来的35%下降到23%,每年可减少电力设备维修资金3000万元,农场和职工每年可减少电费负担1.86亿元。
“1919公里”:困扰农场多年的行路难问题,也有望在年内得以解决。今年,海南农垦公路改造建设计划实施里程达1919公里,截止7月,已动工1540公里,预计今年12月全部完成施工计划。
“85%”:与垦区职工利益关切度相当高的社保,也在今年拨云见月。从今年7月1日起,垦区65万城镇居民中有超过85%的居民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与此同时,垦区19万退休职工将于今年内全部纳入省级统筹范围,养老金发放标准将逐步提高到全省水平。农垦从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也将得到保证。
多管齐下解决民生问题
海南农垦总局局长助理、发展计划处处长曹远新说,以往垦区每年用于民生的投资大约3到4亿元,今年超常地达到20亿元。这样规模空前的改善民生工程,涉及面广,点多线长,工作量大。因此垦区格外注重机构的健全及科学的统筹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实施操作。
为确保一系列民生工程如期、高效推进,海南农垦各办事处将不定期对所辖农场明查暗访,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并将督查督办结果作为考核农场负责人的一项重要指标。
“垦区人口众多,加上历史欠帐多,垦区的民生是真正的大民生。”海南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说:“必须多管齐下,以超常的思路和力度解决民生问题,从而为农垦的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奠定基石。”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