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震撼。”
回忆起去年参观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第一感觉,郭丰璞这样说。那正是东营市委、市政府隆重庆贺东营市中院荣立全国法院“集体一等功”之际。
郭丰璞是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内司委主任。虽然对东营中院9年来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系统日渐显赫的荣誉早已有所耳闻,但参观东营中院时的亲眼所见,还是“雷”倒了这位“老东营”,“看看人家,精神风貌就是不一样!”他说。
东营中院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取得这样的成就靠的是什么秘诀呢?
齐声喝彩 “我们总经理当时急得满嘴大泡。
”9月24日,东营国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许少梅一边比划一边对记者说,“我们那个案子,如果进入法院审理程序,至少要三四个月才能解决。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院指派的办案法官仅用了10天,就成功调解了原本看似无法解决的矛盾。”
原来,这家民营企业在招标建厂房时,曾向施工承包方支付了近300万元工程,可对方拿到钱后一再拖延工期,厂房一直没建成。
据许少梅讲,这家公司包括老总在内的30多名骨干员工都是下岗工人。厂房建不成设备便进不了厂,也就无法开工生产,与投资公司签订的2000万元融资意向恐怕也会“泡汤”。
百般无奈之下,今年2月,国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向东营市中院提起了诉讼。而在法官“神速”调解后不过40天,工地便开工了。如今,公司的产品已销往国内外。
律师蒋泽军经常与东营各级法院打交道,非常熟悉本地法官的办案风格。他坦率地告诉记者:“我自己在执业上遇到的一些疑难案情,有时要向中院的法官讨教,受益匪浅。”
给东营市信访局副局长高兰霞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东营法院对待愈演愈烈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认真劲儿。“全市200多名法官调查了180个村庄,写成了十余万字的有关农业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调查报告,实在是出人意料。”高兰霞感慨地说。
自讨苦吃 在很多人眼里,东营中院多年来显示出的旺盛前进动力,一直是个谜。
而在东营中院的一张办公桌上,记者找到了破解谜团的“钥匙”,一本本涉及法院管理的核心文件:
淡蓝色封皮的《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程序文件、操作文件、质量手册;淡绿色封皮的《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案例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程序文件、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文件。
在东营中院荣誉室,记者看到赫然摆放在重要位置的三大认证书:2004年5月首次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5月首次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5月首次通过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我们的确是自讨苦吃,自己掏钱请外人严格挑剔我们的管理。”如此感慨几乎成了东营中院许多人的共鸣。
东营中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起初,恐怕没有谁能理解在繁重不堪的审判工作压力下尝试什么质量管理;恐怕也没有谁能预料到三大认证历程竟是那么艰辛不易。
首次通过认证后每年还要进行两次严格审查,每次来人审查都让相关负责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就怕人家找出“严重不符合项”的管理漏洞,撤销认证。毕竟,中院全体人员为此可谓耗尽心血:以三大诉讼法和上级法院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借鉴公共管理的形式,整合提炼现有制度,对法院的各项工作、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基本要求、主题内容、执行依据,规范了职责权限、操作方法和步骤,设定了重点环节、标准和质量记录,绘制了工作流程图,形成了18万字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操作标准》,经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严格评审,顺利通过相关认证,成为全国首家达到“质量、绿色、健康”标准的法院。
谁也不愿让凝聚着全体人员心血的劳动成果毁于自己一时一事的疏忽。
东营中院院长王少南介绍说:“法院的管理工作不能因人而兴、因人而衰。我们就是要解决管理管什么、改革改什么、怎么管、怎么改,用标准化实现规范管理,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构建"无缝隙"管理体系,确立"管案、管事、管人"的工作模式,我们的理想目标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审判机关,以确保司法公正。”
别样风貌 严格的管理给东营中院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变化。
9年来,东营中院每年的工作报告都获得人大的全票通过,而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郭丰璞向记者“揭秘”,你去中院看看,无论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人人精神饱满,办事从不拖沓。关键是人家有个好的领导班子、好的工作思路、好的管理制度,还有好的文化理念。
9月24日一早,记者实地感受了一下东营中院人的精神状态。
离上班时间还有半小时,东营中院大楼里播放着轻柔舒缓的音乐。门厅迎面墙壁上挂着的大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一段格言警句。
陆续来上班的人习惯性地边走边抬头望望大屏幕,稍稍放慢脚步,再走到墙角设置的刷卡机前插入卡片读卡。据了解,大屏幕上每天更换的格言警句,都是院长王少南从书籍中摘录下来的。
“我时常会被这些格言警句所触动。”审监庭副庭长翁秀明说。
记者看到,在审判大厅法官通道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孔子、管仲、子产、商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多中外先哲的画像及简介。
据介绍,东营中院自2002年开始,每年投入20万元购书,还为每名干警提供500元额度的个人购书款,由院里集中采购。此外,院里每个干警都可以从个人办公电脑上进入数字化图书馆。中院还有计划地组织法官外出学习培训,聘请名家学者来院授课,组织法官撰写调研报告,形成了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
王少南说:“通过营造符合法院工作特点和本院实际的文化氛围,大力提升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思想境界、职业素养和文明程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法院工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东营中院注重人员培训在东营已是“名声在外”,其他单位的人都有些“眼红”了。
东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聂建春佩服地说:“尽管中院办案任务繁重,法官非常辛苦,可人家对学习型法官队伍的建设不放松,很了不起。”
本报东营(山东)9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