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故事
秀涵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9岁女孩林妙可甜美而洪亮的嗓音唱起《歌唱祖国》,守在电视机旁的词曲作者王莘的夫人——王惠芬激动不已。王惠芬与王莘相依相伴度过了半个多世纪,从《歌唱祖国》诞生那一天起,她始终用爱、用心歌唱伟大的祖国。
王莘从1939年创作第一首歌曲《晋察冀》至2007年去世前最后一首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68年中创作了几千首歌曲,很多歌王惠芬是第一听众。她至今记得,1949年10月1日王莘作为天津文艺界代表参加北京开国大典回来,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很想为新中国的诞生谱写首好听的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歌词。1950年9月15日,他再次来到天安门,看到迎接建国一周年的节日景象,五星红旗迎风飘展,一支少先队敲着军鼓、吹着铜号正在操练,一下给他带来灵感,音符与歌词在他心中涌动。返津途中,写出了第一段歌词。回家后,他兴奋地告诉王惠芬:“我的新歌成了,你听听。”说着激动地哼唱起来。此时,王惠芬身体不适,感到不久要分娩,她强忍疼痛,陪伴处于创作激情中的王莘。酝酿了一年的《歌唱祖国》,在那天顺利完成。第二天他们迎来女儿的降生,后来大女儿骄傲地说:“我是和爸爸的《歌唱祖国》一起诞生的。”
身为天津歌剧院导演的王惠芬,几十年一直边工作、边照料7个子女。离休后,她全身心照料王莘,特别是1984年王莘生病后,更是不离左右,看病喂药,精心护理。她陪着王莘南下广州参加会议,到北京慰问国旗护卫队,带小学生一起观看升旗仪式;每次应邀出席晚会或演唱会,也是她把王莘推上舞台,与全场观众一起高唱《歌唱祖国》。她是王莘的腿,王莘的手,王莘的臂膀。
王莘生病后,右手不能动,用左手在小黑板上写音符、节奏和小节,由王惠芬整理在乐谱上,再唱给他听。二十年来,每年都有新作品。他们先后创作了《真理的旗帜》、《党啊,我们离不开你》、《信仰》、《600个祝福》等。去年10月15日,与她相知相伴62年的王莘走了,王惠芬把悲痛与思念化为力量,不顾83岁高龄,继续为基金会的工作奔走、忙碌。王惠芬还积极参与南大、天大、师范大学教师合唱团、抗癌明星合唱团等12个合唱团的活动,不管多远,只要接到电话,她必到,而且最后总是要她指挥大家唱《歌唱祖国》。她深知,王莘一生的情与爱,就是为祖国而歌唱,她要做王莘未完的事业,永远歌唱祖国。
前不久,王惠芬来到张家口,慰问抗美援朝时王莘曾生活战斗过的部队,了却了王莘生前的夙愿。当她指挥成千上万的战士、草原牧民、学生以不同的语言共同齐唱《歌唱祖国》时,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此行,她还与张家口市10中全国首个王莘班的学生座谈,畅谈王莘的歌曲创作,高唱《歌唱祖国》。王莘生前倡导的青少年要“知党、爱党、跟党走”的歌唱活动,得以深入推广,令她十分欣慰。今天,王惠芬每逢听到众人齐唱《歌唱祖国》时,激昂的旋律,洪亮的歌声,便在她的心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