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搏(右)正在和爱心使者签订助学协议。 |
来源:宁波晚报
本报讯 昨天早上6点多,两个男人的身影出现在余姚市新建路的街心公园。他们和几名志愿者开始忙着布展,半小时后,一个名为“走出地震——爱心助学”资助受灾学生摄影展在这里展出。那两个男人,一个就是这些摄影作品的作者王搏,另一个则是他的余姚朋友王文皎。
两个男人的友谊
“一个甘肃农民”,这是王搏对自己的身份定义。1981年初中毕业后,王搏因贫困辍学回家务农,而在他身边,当时还有很多孩子像他一样因贫困而失学。
王文皎是余姚一家私营企业的业主,他少年时代也曾因家境贫困而失学。2005年,王文皎在报纸上看到了王搏拍摄的三张贫困失学儿童的照片,他被震撼了。王文皎辗转联系上了王搏,资助起了这三个孩子,他同时了解了王搏所从事的善事。于是,两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后来王文皎资助的孩子达到了十几个。今年国庆节期间,王搏前去杭州举办资助受灾学生摄影展,王文皎也赶了过去。随后,他们一起来到了余姚,策划了这个展览。
六十四张照片
这是一个很简陋的影展:64张照片挂在简单的支架上,一字排开。64张照片很感人,这是王搏在2007年2月至2008年8月中旬,徒步行走甘肃、四川、陕西等地所拍摄的。一位姓刘的公务员带着妻子、孩子在公园里游玩,把照片看了一遍后,他上前和王搏握手,并签下了一份助学协议,不少市民在看完照片后表达了结对的意向。
十三份协议书
不少热心人都想资助成绩好一些的孩子。但在王搏的几本贫困孩子花名册上,记录着很多孩子的成绩是几十分,最低的甚至只有十几分。王搏说,他也知道把孩子的成绩写得好一点,孩子受资助的可能性就更大,但他坚持认为不能向热心的资助人隐瞒任何情况。如何证明自己动机的纯洁一直是王搏很头疼的问题,所以他采取让资助者直接与资助对象联系的方式,并且要求资助者收到资助对象寄来的学校证明和户籍证明后才开始给资助对象汇款。
到了傍晚5点,王搏手头已经有了13份签好的协议书,对于这个结果,王搏还是很满意的。不满意的是王文皎,他只签下了一份协议,他和王搏打起了赌,说经过一天的展览,第二天的情况一定会更好!
傍晚6点左右,天色暗了下来,王搏、王文皎和几名志愿者还在资助现场忙碌着。王搏说,他想尽可能延长展览时间,这样孩子受资助的机会就更多一些。据王搏说,下周他将来宁波市区展出。
(记者 李锋 通讯员 陈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