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仍存在着三个突出的矛盾:
一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土地分散及低水平经营的矛盾。必须打破土地瓶颈,在体制与机制上不断创新,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变革。
二是农业基础地位与农业经营效益低下的矛盾。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低于二三产业是世界普遍现象。即使在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也都采取大规模补贴农业的做法。我国对农业和农民实施补贴是近几年才采取的措施,还存在着补贴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配套不足等问题。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背景下,由于种粮效益较低,粮食种植面积更是持续减少。
三是农村劳动力过剩与新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矛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留下老人、妇女在家种地,农业变成了副业、农业劳动力老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很大。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从农村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愿意也没有能力为农村的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缺乏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我们认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要从解决这三个矛盾着手,逐步深入,建立一套有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此,现就农科教一体化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把农科教一体化作为推进科教兴农战略的重点和抓手。科教兴农战略是《决定》的一个亮点。为更好地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建议在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把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作为突破口,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重点,促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打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及农业科技推广之间的通道。改革农村教育模式,构建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农村教育体系。城市与农村对教育的需求不同,不能简单地将城市教育复制到农村。要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作为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突出农村教育的特色,在小学、初中教育中增加适应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课程,建立起以新农村建设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教、普教双轨制办学体系。
二是以职业培训为核心,构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要大力发展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为目的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提高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可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以省为主编写教材并制作音像制品,在每一所小学开办一个成人培训班,要规定60岁以下的农民每半年接受一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从中央七台开始,各省、市、县的电台和电视台应开辟专栏培训农民。
三是建立鼓励人才流向农村的体制。改革户口和个人档案管理体制,全国一盘棋,引导人才流动。专业职称评定和行政干部提拔,都应有在乡以下工作的经历;建立寒暑假青年学生支农的常规机制;适应我国老龄化的特殊情况,鼓励身体好并乐意支农的老同志支援农村。各种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特别是应用科技方面的单位,不论何种体制,都应在农村建立数个技术示范点和人才培训点。
四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目前国家对农业增加的投入,主要是投在了粮食直补、农资补贴上面,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良种培育、农民技术培训方面的投入依旧很少。建议财政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科技和人才方面落到实处。
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推进农科教一体化,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各级财政增加投入。还要不断开辟新的投入渠道,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和农民自愿投入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支持农科教一体化的投入体系。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