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半股票”陷阱
退休职工陈阿姨和吴阿姨10月12日晚走进记者办公室,神情黯淡,间或发出叹息声。她们是非法股票交易活动的受害者,陈阿姨损失10.55万元、吴阿姨损失7.5万元。
在福州,以退休老人居多,几十人像她们一样受骗,涉及金额数百万元。
设局
2005年的一天,与吴阿姨要好的一名初中女同学郑某找上门,极力动员吴阿姨买四川国虹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未上市股票,说这叫“一级半股票”,很快会在美国上市,可以升值几十倍。
郑某称她自己也买了,有好事要让同学“沾光”。
郑某有一姑姑姓朱,在中介机构福州成高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做事,而这家机构代理推销四川国虹公司股票。
郑某又去陈阿姨家,劝她购买四川国虹公司股票。陈阿姨的丈夫持有国内上市企业A股,对郑某推销的“一级半股票”不相信。郑某鼓动说,国虹的“一级半股票”两年后可在美国上市,届时能赚几十倍!
入阱
吴阿姨和陈阿姨动了心。她们去位于福州市新都会财经广场的福州成高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见了总经理詹某和职员小罗,还参加了投资者座谈会、茶话会,十几位“投资者”济济一堂,令她们感觉这家机构“很气派”。
四川国虹公司的文字材料和因特网网站自称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2.8亿元,是四川省重点扶持的40家企业之一,已确定上创业板挂牌。它宣称引入美国第一波士顿金融国际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投入2800万美元;预计2006年3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挂牌上市,按市盈率算每股将达到28.8美元,投资者可获巨大回报。
成高投资顾问公司向吴阿姨和陈阿姨出示“成都托管中心”的“股票托管卡”,语音查询系统、企业网站、密码设置等。
2005年10月17日,吴阿姨和陈阿姨与福州成高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委托咨询协议”,各掏3.6万元,以每股3.6元的价格购买了国虹公司股票1万股。
陷深
鱼儿上钩,垂钓者继续放长线。
过了两三个月,成高公司说,国虹股票分红,每股0.1元,吴、陈各赚一千元。随后,成高公司又说,每名投资者持有1.5万股才能参与上市,称当时股价已涨至3.9元。
于是,吴阿姨又购入1万股,陈阿姨又买5000股。
2006年夏,福州另一中介机构盛融公司总经理陈某通过郑某的姑姑朱某出面游说,称陈某手中持有100万股国虹公司股票,可以每股1元的价格转让。
这回,吴阿姨起了疑心,没有再买;陈阿姨则眼见股价便宜,想要“摊低成本”,又花5万元买入5万股。
冬去春来,又一年过去,国虹公司“一级半股票”上市之事再无下文。
2008年的一天,陈阿姨的先生看到媒体报道,指认四川国虹股票是骗局,陈、吴两人如梦方醒。
蒸发
此时,国虹公司已“人间蒸发”,拨打它的多个电话号码,都是无人接听或空号,企业网站也消失。同样,成高和盛融作为中介机构也人去楼空,成高总经理詹某和职员小罗、盛融总经理陈某无影无踪。
最早发现国虹公司失踪是在2007年初。而2006年6月,这家企业还在网页上发布信息称:2005年总利润1.783亿元,净利润3138万元,每股收益0.523元,公司正在走美国上市程序等。
在福州,30多人购买国虹股票。某大厦老总花六七十万元买了20万股;一位徐姓先生不仅自己买,还拉了许多亲朋买,损失不小。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们联合聘请律师,想以诉讼方式挽回损失。但律师调查发现,国虹公司2006年就未接受年检,银行贷款卡已停止使用。
无奈之下,这些“投资者”到福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新华社供本报专稿/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