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
城乡隔阂仍有待消弭
“政府在财政上支持是一件好事,但是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
在他看来,农民工子弟与城市同学之间的差异和隔阂仍然有待消弭。
曾纪茂说,在农民工子弟教育方面,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依托私人办学,农民工子弟能进入公办、民办的比例低,而私人办学既存在师资水平不高的情况,在硬件设施上也缺乏投资的积极性。
“私人办学是讲究收益的,而义务教育本身就没有大的收益空间。”曾纪茂表示,政府增加投入,可以使农民工子弟获得本地孩子均等的教育机会,但农民工子弟数量众多,其教育问题仍然存在。
“现在虽然可以在居住城市上学,但是不许在居住城市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规定没有改变。”曾纪茂说,我国高校招生实行分省招录,各地试卷不同,课程不同,教案也不一样。
这样,农民工子弟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地方上学时,经常会出现不适应,“跟不上班”的情况非常普遍。此外,现在公办、民办学校虽然免收学杂费,但是旅游、服装费用仍然需要交纳,这对城市孩子也许不是问题,但农民工子弟负担起来仍不轻松,这样可能造成农民工子弟和城市户籍同学之间的隔阂。
在家长配合辅导方面,农民工子弟因父母工作忙碌,也很难获得父母的帮助,在学习上长期落后于城市户籍同学,也将对他们的自信心带来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隔阂。”曾纪茂表示,现阶段对于农民工子弟教育上的扶持,有一假设即这些孩子最终将留在城市,这些问题或许多少得以解决,也符合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趋势。
“对于有较长历史的私人办学,也不宜一下解散了之。”曾纪茂说,私人办学也是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私人办学的老师和农民工子弟交流起来更有经验,应该给他们参加培训、继续从业的机会。
曾纪茂认为,要改善农民工子弟的受教育水平,一要考虑给农民工子弟中优秀的孩子足够上升的空间,二是要为长期稳定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提供进入城市户籍的机会。
值得庆幸的是: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发出文件,“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对于农民工来说则是一个利好消息。
但是,这一切要在大城市人口负荷过大的现实之下转变,显然并不容易。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