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丽、张荣霞、葛永庆)在衡水市安平县徐疃村,一幢幢漂亮的多层住宅楼正在紧张施工,12幢六层住宅楼主体即将完工。根据规划,每幢楼一层为车库,楼前楼后建有标准绿化带,水、电、暖统一供应,有村民文娱活动中心供大伙儿学习、娱乐、休闲,整个小区颇具现代气息。
村党支部书记刘子波说,这是按照衡水市村庄联建节地示范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在废弃的土地上修建的新房。到明年“五一”,全村228户村民可同时搬迁进来,不仅能节约出240多亩土地,还能带动周边的几个村向其靠拢,推动村庄经济的联合发展。
近年来,衡水市在城乡建设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土地资源,重点实施村庄联建、“一拆两改”、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复垦置换和未利用地盘活利用,实现城乡一体创建,土地置换流转,为城镇化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用地空间。
衡水市是农业大市,约70%的建设用地分布在农村。随着经济发展,大量的闲散废弃地、空心村,挤掉了新农村建设宝贵的发展空间。为集中建设新农村,推进农房公寓化进程,该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实行“村庄联建节地示范工程”,即每个县(区、市)选择试点村进行搬迁改造,同时发挥中心村作用,吸纳附近的村庄向中心村聚集,以便今后统一进行供水、供暖、供电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置换出的土地用于城镇建设,成为小城镇化发展的“雏形”。
目前,该市已确定首批40个村进行村庄联建试点。这40个村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搬迁改造:靠近县城或属于城中村的,纳入县城建成区统一规划建设;乡、建制镇附近的,纳入乡、建制镇建成区进行城镇化建设;小村和弱村分别并入大村和强村;工业比较发达的村庄实行“以厂建村”,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居住到新村小区。据了解,今年该市40个试点村完成村庄联建后,可节地12188亩,平均每村节地300亩。按规划,全市3年将改造480个村庄,可节地96平方公里。
在城市,为改善城市面貌和市民居住环境,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难题,该市积极开展“一拆两改”(拆违和城中村、旧居住区改造)活动。本着政府让利于民的原则,将拆迁腾出的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收益全部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并重点考虑失地农民变居民后的长远生计问题,给原村办经济实体一定的经营性用地,不仅推动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居民过渡,而且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该市确定,3年内改造市区城中村38个,改造旧居住区72万平方米,总拆迁量达到526万平方米,占市区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今年以来,已完成市区前里马、三徐庄等6个首批城中村一期改造工程,同时启动了何庄、青杨树等14个城中村拆迁改造。2006年以来,通过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全市共拆迁腾出土地4000余亩,节约土地3000余亩,用于城市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等公共设施的改扩建,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
为保障中小企业用地,衡水把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进行复垦置换,重点开展了以废弃砖瓦窑为重点的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复垦置换活动。今年全市新立项砖瓦窑和其他建设用地复垦项目2209亩,已通过省验收砖瓦窑复垦新增耕地1406.7亩。同时,通过盘活废弃地、未利用地增加土地有效供给,被征地农民获得了经济补偿、增加了就业机会;用地企业简化了跑办手续、降低了用地成本;地方也加强了耕地保护,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小城镇建设,实现了一举三得,互惠共赢。
2006年以来,该市盘活废弃地、沙荒地等存量土地万余亩,既保证了冀衡循环经济工业园、邯钢薄板等多个重点项目用地,又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用地问题。景县通过盘活利用砖场废弃地、沙荒地1600多亩,建立了龙华工业基地,建设企业17家,年利税近千万元。该市还利用衡水湖1200亩老盐河故道,开展了河北省水上运动项目后备人才训练基地项目,一期投资2.2亿元,正在积极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