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儿童画香飘海内外,一幅幅充满稚气和童趣的作品,不仅进入了中南海,还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外国友人;
这里的孩子在学校有成才导师,在社会有成长伙伴,在家庭有成功父母,每时每刻,全社会都在精心呵护着他们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这里有心灵驿站,给留守儿童以宁静而温馨的港湾;这里有心理阳光工程师,让失足青年告别“茫然”,重见“阳光”;这里有青少年维权中心,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
徐州,因历史的积淀而厚重,因文化的渊源而文明,因发展的锐气而年轻。
这锐气,就是徐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潜力;这年轻,就是徐州230万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历史的重任正呼唤着他们只争朝夕,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慈爱篇:总理勉励徐州儿童全面发展
儿童画之乡惊动中南海。2007年7月11日,睢宁县11岁画童王孝文做梦也没有想到,她寄给总理的信和儿童画有了回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笔给她回信:“希望你和全县的小朋友努力学习,认真作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张童画,一颗童心;一封回信,一份慈爱。总理的深情寄语、谆谆嘱托,是对徐州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鼓励,更是鞭策和希望。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总理的希望,是人民的期望。近年来,徐州市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从设立专门机构、专项基金、专业团队,到建立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到全省率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从打造“七彩夏日”等活动品牌,到培育睢宁儿童画这朵奇葩;从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到关爱进城务工子女权益……
早在2005年,徐州在全市中小学试点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伙伴制”,让老师成为导师,同学成为伙伴。目前,全市300多所中学、100多万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集体的温暖,感受成长的快乐。“双制”让徐州“红杏出墙”,荣获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缔造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徐州模式”。
关爱篇:“一把手”的“一号工程”
2004年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二,气温突降的苏北大地寒气袭人。徐州市委书记徐鸣一早便顶着刺骨的寒风赶到100公里外的睢宁县沙集镇余圩村,将14个孤儿接到徐州市区,逛景点,赠礼品,吃团圆饭,和孩子们一起过了个欢乐年。
这些孩子大多是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成为孤儿的,年龄小的只有7岁,大的不到17岁。从2002年秋天起,余圩村党支部的6位支委,“一对一”结对认养,使孤儿们健康成长。市委书记徐鸣得知后专门批示,称赞村支委们是“可亲可敬的好党员”。快过年了,徐鸣在百忙之余,又想起了这些孩子们。他专门安排妻子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礼物:一件羽绒服,一只书包,100元压岁钱。
14名孤儿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能与市委书记过上一个快乐的春节,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不过,铜山县茅村镇叶台村的小学生小柱子,比这14名孤儿更幸运。因为,在市长曹新平的关心与呼吁下,小柱子不仅得到了特批的2万元治疗经费,还收到了社会各界近6万元的捐款,从而轻松走上手术台,彻底解除了缠身10多年的心脏病痛。
书记“礼遇”,抚慰了14名孤儿冷落的心灵;市长“特批”,让疾病缠身10多年的小柱子获得了新生。循着书记关注孤儿、市长关心病童生活成长的足迹,人们足以见证徐州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点点滴滴。
中发20048号文件出台不久,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专门印发了《徐州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办法》,决定在全市“学校、团队、家庭、活动、基地、环境”等六个层面实施育人工程,向全社会发出了“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教育动员令,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基层,从成人到未成年人,处处发动,层层推动,上下联动,似朵朵浪花激起阵阵波澜。
2005年1月,徐州市首先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注入资金300万元。也是从这一年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至少一次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坚持对县市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同步考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绩效与完成经济发展的指标,让领导干部始终绷紧这根弦。
在徐州,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蔚然成风,形成共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名副其实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的“一号工程”。
仁爱篇:社会妈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用微笑传递温情,以爱心熔铸亲和。市委书记徐鸣倡导在全城开展“温情徐州”建设,引领广大市民“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雄性”里见“温情”,“豪放”中有“亲和”,大气里求精致,开放中塑诚信,日益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人格追求。
一位77岁的老人,有着52年的教龄,至今仍驻足三尺讲台,为智障孩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她就是徐州家喻户晓的彭城培智学校校长——韩汝芬。
韩汝芬先天智障的孙子求学无门,是她最大的牵挂和心痛。在对小孙子悉心教育的同时,她痛心!天下遭此厄运又求学无门的孩子何止小孙子一个?他们要这样终其一生吗?干了一辈子教师的她不甘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一所学校,让智障孩子享有与健康孩子一样的学习机遇,能为自己创造未来!为了实现梦想,她自费去北京到中科院学习智障儿童教育。尽管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又身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总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怜爱之心在鼓舞和支持着她学下去。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89年,江苏省首家民办培智机构——彭城培智学校,在徐州诞生。十年磨一剑。学校创办以来,先后让200多名智障儿童在这里接受了教育,其中已有26人参加了工作,9人转入小学求读。
韩汝芬的付出,赢得了徐州市民的首肯,2004年9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顾秀莲亲笔题词:“精心呵护,耐心指导,循循善诱,创造奇迹。”今年3月,省委宣传部等三家单位联合授予江苏省“慈善之星”荣誉称号。
在被泪水和感动翻阅的记忆中,我们无法忘记那些温和、平静和美丽的身影。鼓楼法院少年法庭庭长杜秀兰就是这模范群体中的一员。她的一言一行,让徐州全城感动。
陈女士15岁的儿子小柏原本是个好学听话的孩子,因为陈女士与丈夫整天忙着生意上的事,忽略了与儿子的交流。2006年暑假,小柏因上网缺钱,遂与三个同学在网吧附近抢劫了一名年幼学生的100多块钱。开庭的那一天,杜秀兰请来了人民陪审员和小柏的妈妈旁听。事后,小柏因担心自己犯了罪,功课也落了很多,无颜回到同学们中间。在杜秀兰的努力下,小柏很快转入一所新的学校就读。
杜秀兰不无感慨地说:“少年审判工作不能仅限于惩罚、教育的层面,我们要尽一切可能真正地挽救他们,让这些知错就改的孩子在学习、就业方面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平等的权利和同等的机会,绝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韩汝芬、杜秀兰,两个普通的名字,一对平凡的人物,他们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举,而是用最真实的言语、朴实的行为,以一腔真情感化着每一位智障孩子和失足青年的心灵,让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迷茫中找寻到人生正确的方向。
和她们一样,许多人加入到感动徐州的行列。
在邳州市,党员妈妈4年来为孤儿送去钱物价值300万元。在鼓楼区,来自机关和基层的28名志愿者主动加盟“心理阳光工程师”团队,让帮教对象告别“茫然”,重见“阳光”。在云龙区,“青少年维权中心”的19名法律专家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积极推行“细胞工程”,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关口前移。在贾汪区,未成年人有了苦闷事、烦心事,都可以到“未成年人心灵驿站”尽情倾诉。在睢宁县,大学生刘保宏创办的宏慈助学之家,10年救助失学儿童460名,收养孤儿18名,其中有80多人喜圆大学梦。在城乡,5784名“五老”组成271支关爱工作团、1955个帮教小组,让4058名失足青年重获新生;100所留守儿童示范服务站,让5000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妈妈”,为1万名留守儿童有了“成长伙伴”,使8.6万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成长档案”。
汩汩暖流似涓涓细水,滋润着未成年人的心田。在浩荡的未成年人大军中,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尊老敬老的徐州典型层出不穷、与日俱增。丰县华山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侯贺乐为乡亲传授科技、宣传环保,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理想,2005年被授予“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沛县少年范硕硕因疾病缠身,无偿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一位素不相识的人重见光明。
一粒火种,播下希望;一束火光,点亮世界;一支火炬,托起太阳。让我们肩负起共同的使命,用文明道德的火炬点亮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心灵。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