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
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
据重庆日报消息 25—26日,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
市委书记薄熙来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做工作报告。市长王鸿举、市委副书记张轩分别主持开、闭幕大会,王鸿举做工作部署。副市长马正其对提交大会审议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作说明。
农民收入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提出了重庆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着眼于“加快”,致力于“率先”。到201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达到2800亿元,在2007年基础上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6000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30.6%提高到60%,赶上全国总体进度;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构建起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农业农村建设投入、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等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得到优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集约经营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解决1343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等。
三件大事关系我市农村发展
薄熙来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他说,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以来,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的决策和要求,围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务实工作,积极进取,直辖第二个十年开局良好。
薄熙来说,我们这次市委全会的主题是农村改革,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三农”问题直接关系我市发展的根本战略,特别是城乡统筹、“两翼”振兴、库区的安稳致富这三件大事,对历届市委、政府都是重中之重,都是令人牵肠挂肚的大事,也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关键所在。
抓好土地和林权改革
薄熙来说,深化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土地和林权改革上重点突破。
他说,中央关于土地承包“长久不变”的实质,就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要尽快搞好土地颁证确权,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要加快建立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流转承包经营权,发展现代农业。他特别强调,要严格执行中央的“三个不得”,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行全市范围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等试验,用市场化的办法来科学发现土地的价格,使农民权益在土地流转中得到保障。
薄熙来说,重庆3/4是山地,1000多万人住在山区,山区林业关系1/3人口的生存致富,发展空间很大。2009年底前,要对所有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抓好四大体系建设
薄熙来说,落实以人为本,必须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上学难、看病贵、养老犯愁、消息不灵”等问题,抓好教育、卫生、社保、文化信息四大体系建设。
到2012年,全市要投入780亿提高农村教育,使农村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由目前的8.3年提高到12年,培育一代新型农民。
到2012年,将投入120亿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基本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抓紧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防止庸医害命。
将城市社保机制延伸到农村,是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之举。到2012年,农村低保受益人口提高到100万人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到80%。
到2012年,投入17亿进行文化体系建设。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