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包括了立法、司法、执法、普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涉及到社会各个部门,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区域法治创建活动,需要加强领导,全面规划,认真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
要坚持党在推进区域法治创建活动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首先,要加强党对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政治领导,保证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加强对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担任区域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其他主管领导根据职责分工,参与到法治建设领导机构中来,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第三,要把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第四,要重视和发挥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
要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推进区域法治创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区域法治创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大要根据全局工作的需要,就区域法治创建活动作出决议或者决定,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掌握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整体情况,提出监督意见。其次,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推进区域法治创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应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对区域法治创建活动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协商,针对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有关课题,组织开展视察、调查、考察活动。再次,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都要按照职能要求和行业组织的特点,依法加强管理,促进区域法治建设。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参与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成果和进展,及时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为推进区域法治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强化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制度建设和机构保障。党委要出台开展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意见或决定,人大要出台相关的决议,政府和各部门要制定实施措施和方案。依法治省、治市、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保障法治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要强化区域法治建设的组织和队伍保障,及时调整和充实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职责,保证机构和人员编制,保障必要的工作装备、设施。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组织、指导、协调、监督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同级党委作出的关于推进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各项决定。
要加强对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评价与考核。区域法治创建活动评价体系是民主机制在法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人民群众发挥法治建设主体作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也是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要通过制定区域法治创建活动评价机制,及时获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把握人民群众可接受的程度,借助评价机制的作用,制定出台科学有效的工作措施,达到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意志的统一。
为拓展法学研究领域提供平台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 常务副会长 刘飏
科学发展根本在于制度创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法治是其基本方式和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昆明举办“法治城市、制度创新”论坛,把握法治城市建设的目标方向,探索制度创新的框架思路,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我国的法治建设也走上了快车道。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基本形成,依法治国成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民主与法制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打造法治政府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法学是治国理政,经世致用的学问,法治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使我们更加体会到邓小平同志“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是至理名言。
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法治城市,努力打造法治昆明、平安昆明、和谐昆明,无疑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提出制度创新更是立意高远,抓住了根本。我们相信,有正确的理论支撑引领,有创新制度设计来保障推进,昆明的法治化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升。
中国法学会一直以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己任,把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法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论坛的举办为拓展法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平台,也为其他地区和城市起到示范、导向、引领作用。希望论坛成为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法治城市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孟苏铁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离不开有力的法治保障。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立法、强化监督,促进公正,维护稳定,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法律服务等工作协调发展,依法治省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昆明市作为云南的省会和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对法治建设高度重视,把法治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把打造平安昆明、法治昆明、和谐昆明作为提升昆明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立足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逐步推进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依法规范、管理和运行,努力实现法治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不少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法治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希望昆明市把这次论坛作为法治昆明建设的新起点,立足现代新昆明的功能定位,确立与城市性质、地位、功能、发展等相适应的城市法治内涵,在发挥昆明作为全省中心城市的聚集力、影响力、辐射力等方面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制度创新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经济培育、法治环境营造、法治意识培养、法律服务优化上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城市法治建设的制度创新,不断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开创依法治市工作的新局面,努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为建设法治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
从六个方面推进法治昆明建设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 昆明市委书记 仇和
依法治市要求城市党委、政府以法治精神驾驭复杂局势,以法律手段控制、疏导、调整和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矛盾,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重从六个方面来推进法治昆明建设:
加强创制性地方立法,建立富有昆明特色的地方法规体系。有法可依是建设法治昆明的前提。我们将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按照“急需为先、特色为重、质量为上”的要求,用地方性法规形式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固定下来,使地方性法规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快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法律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公开听证制度、新闻发布制度以及决策跟踪反馈、监督、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机制。严格行政执法,健全行政岗位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有效防止滥用公共权力。
稳步推进司法改革,确保法律公正平等施行。我们将致力于建立健全保证司法公正的良性机制,防止权力、利益对公正司法的干扰,努力增强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大力发展法律服务,完善包括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在内的法律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良好的法律服务市场,力争使生活在昆明的每个公民,都能够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和帮助。
着力构建监督体系,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将认真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共权力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内监督,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充分运用各种监督手段,构建科学严密的监督网络,确保权力的行使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扎实做好基层依法治理,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将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大力推进依法治县、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治企、治校,完善基层执政方式,建立和规范基层利益协调、矛盾处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引导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依法办事,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我们正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实现由教育型宣传向服务型宣传、由单向式宣传向互动式宣传、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的“三个转变”,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社会义务,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法治化。
传播法治建设中的新经验新做法 法制日报社社长 贾京平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建设已伴随整个改革开放30年。法治城市建设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转轨变型期局部先行的必要一步。法治城市建设要求改善和革新党的领导方式,要求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要求民主立法、公正司法、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要求党政机关公务人员率先垂范进而形成全体市民对法治的信仰和敬畏,这一切都是带有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希望昆明市领风气之先,会同在法治城市建设中已经做出有益探索的一批先行城市,为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贡献自己的经验。
《法制日报》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法制专业媒体,是中央政法委员会的机关报,也是中央主要媒体之一。到今天为止,《法制日报》已在我国民主法治领域辛勤耕耘了28个年头,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和法律界人士中具有很大公信力和影响力。我们愿意通过举办各种活动,通过高度专注于法治领域的新闻宣传报道,向全社会传播法治建设中涌现出的新经验、新做法,以此作为我们法制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今后我们将继续与昆明市和其他致力于法治城市建设的地方合作,为增进各地和社会各界的交流,形成法治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