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自从银行抢滩校园推广信用卡业务开始,大学里就出现了这样一群迷失在透支里的学生。他们就像文中的叶荟和侯望,被债务追赶着,拆了东墙补西墙,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这群人在学生中间有个形象的称呼,叫做“卡奴”。
明明没那么多钱还要消费,把“虚荣心重“、“贪图享受”、“责任感薄弱”这样的词安在“卡奴”们身上似乎都不为过,然而这样的弱点人人身上多少都有,为什么偏偏这部分人会迷失在“透支”中,仅仅做价值判断显然并不足够。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自我管理,起码是管理自己财务的能力。中国的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普遍缺乏理财教育这一环。因此孩子对理财的学习基本全靠耳濡目染。如果孩子没能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到理财技能,那么当他们有了一笔钱可供支配的时候,稀里糊涂花掉是很自然的结果,尤其像信用卡消费这种花掉了也不留痕迹的情况。叶荟的透支就是对自己的花销全无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倾尽所有。
理财能力并不是全部的原因。侯望在最开始购买摩托车时也能够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然而后来就失去了控制。原因在于大学生刚刚成年,正处于向往成熟、急于确立自己独立地位的心理时期,信用卡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信用卡给了学生“财务自由”的假象,使他们从经济管控下脱离出来,能够自主地支配一大笔钱。还有什么比购买自己一直向往但之前无法获得的东西更能体现“独立”呢?叶荟买“淑女屋”的裤子,侯望买戒指的时候一定充满了“长大成人”的满足感。
即使心理上再成熟一些,仍然有可能被拖入不理性透支的陷阱。信用卡的设立本身,就击中了人性中的非理性之处。人在消费时对待每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存在心理账户,视钱的不同来源和去向采取不同的态度。
比如抽奖得到的500块和做兼职挣来的500块,虽然价值上等同,但前者更容易请客吃饭挥霍掉,因为这个钱在心理上是便宜得来的,不是自己的。信用卡也是如此。信用卡里没有一分自己的钱,用它消费是“透支”,这一切带来的心理感觉是,信用卡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是“未来的钱”,对待起来可以更随意。叶荟们为自己懂得“花未来钱享受生活”沾沾自喜,似乎是占了便宜,却没想到花出去的钱还是自己的,被占便宜的也无非是将来的自己。
只要完成了一次最初的,想来都“头脑发懵”的大额消费,消费的参考标准就改变了,向上的空间也打开了。都有了一条“淑女屋”的裤子,难道不该配上好的鞋子和包吗?叶荟和侯望们就这样欲罢不能地迷失在了透支中。
可见,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弱点,沉沦在透支中并不是叶荟和侯望们的意愿,只是因为不明不白开了卡,各方面的因素让事情一步步失去了控制。
其实信用卡好处背后附带着风险,不是每个人都合适。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使用时更应该慎重。信用卡透支无法偿还不仅会有法律风险,而且被透支的个人信用会记录在案,影响到将来的消费。一旦信用系统大规模应用,甚至还可以成为企业查询学生的“诚信”的依据,影响到将来就业。这些信用责任和消费风险本该在办卡的时候由发卡行告知大学生,让他们能够明白地决策,然而各大银行为了自身利益,往往过分强调用卡的便利性(累积信用额度,无须担保等),而没尽到告知义务。
好在卡办了还可以停掉。对于毫无自控能力又不能延迟满足、本身也没什么经济压力的学生,这不失为脱离透支困境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当然前提是要把之前欠的钱还上。
不过信用卡毕竟是一种可解燃眉之急的融资手段,一种理财工具,总会有需要的时候,因此更重要的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财方法,让信用卡为己所用而不是被它控制。
比如记账,弄清楚每笔资金的去向,从而知道哪些钱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压缩的,以此制订一个较为合理的计划,慢慢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比如刷卡前增加考虑时间,决定购买后等待一两天再刷卡,给自己时间考虑是否需要购买以及是否有能力偿还的问题。如果已经大手大脚成了惯性,模糊了“必需”和“奢侈”之间的界限——比如侯望刷掉700块买了两件“反正也是需要的”风衣,那就要从质疑这种消费习惯开始。不要问自己想买哪款风衣,而是,是否应该现在就养成动辄买名牌衣服的习惯?当然最好是使用现金消费,真实的从口袋里“失去”钞票的感觉会让你的购买更谨慎。
也许,从最根本上避免这类困境的方法是了解一个常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权利往往对应着义务,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这样面对免费的馅饼诱惑时就能保持警惕,弄清它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消受。毕竟有些东西吃下去,是会消化不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