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蔡武部长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作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形势报告。(中国文化报喻非卿摄)
编者按2008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部长蔡武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 同志们:
最近,党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阐述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这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协调各方行动,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文物系统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文化遗产事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积极主动,乘势而上,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沉着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造成的冲击,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抗击历史罕见特大自然灾害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国文物系统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万众一心、忠于职守、勇挑重担,不仅在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和迎接奥运这两大考验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重点工作,保持了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文化部,向全国文物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全国文物局长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文化遗产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致信大会,对新时期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使命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文化遗产事业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遗产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各级政府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坚决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卓有成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成绩斐然,文物外事工作开创新局面;民间文物收藏日趋活跃,文物市场逐步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全社会参与势头方兴未艾,文物保护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发展,保护领域不断扩大,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出的喜人局面。但是,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发展相比,与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提出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期待相比,文化遗产事业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文化遗产事业的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生产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突出,文物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不够;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事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等等。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增加紧迫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七大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文化发展和文化工作的方向,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两大一新”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就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遗产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带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围绕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事业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要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充分展示文化遗产所凝聚的深刻内涵,将其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为弘扬中华文化、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做出努力。要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对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认真进行梳理,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要推进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丰富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扩大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增强中国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事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实现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
——要着眼大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面对遗产所在地人们对发展经济、改善居住条件、社区环境的渴望,我们必须对城乡发展和人民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把文化遗产保护同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在保护和抢救工作中,要注意发挥文化遗产的多方面综合效益,使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融入城市发展、融入社区生活、融入经济建设,展示城市、乡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价值,为人民生活创造美好的文化氛围。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注重发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其转化为服务于民众现实和未来生活的文化资源;注重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通过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加强保护,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位。文化遗产事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文物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真正动力。要切实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遗产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拓展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要继续推进以博物馆免费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工作,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创造条件,让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不断推出文物保护维修、考古发掘、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书籍报刊的新成果,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要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认真分析各类文物机构的情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在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四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在强化政府管理文化遗产职能的同时,更加充分地调动全社会和广大民众支持、参与文化遗产事业的积极性。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要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要开拓创新,增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提高文物事业的创新能力,是繁荣发展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根本动力。近几年,国家文物局在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大遗址保护、专项法律法规制订实施以及调动地方政府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文物整体保护、跨行政区域保护以及推动文物保护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物保护工程成为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各地文物行政部门配合地方政府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值得认真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敢于肯定和推广。实践表明,发展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动力是改革、关键是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坎坷与困难,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创新精神开拓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文物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三、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事业的重点工作 ——要进一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摸清文物家底、实现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自去年以来经过广大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第二阶段的田野实地调查工作已经启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级文物部门要将文物普查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把普查工作当作文物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衡量各省文物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督促各级政府落实责任制,把文物普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要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我国新时期文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措施,是文物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不仅是博物馆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自今年初以来,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经费保障逐步落实,观众人数大幅度提升,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日前,全国已有近1000家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免费开放对博物馆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内部机构调整,提高博物馆的运行效率。要探索展示艺术和表现手法,适当调整基本陈列,不断推出优秀的展览。
——要进一步加大文物安全工作力度。文物安全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事关文化遗产事业成败。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更要提高风险意识,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确保公众的安全和文物安全。最近,国家文物局对全国31个省份的文物安全现状进行了大检查,收集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博物馆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文物安全情况不容乐观。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设施设备以及博物馆展厅和库房建设达标的比例很低,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检查中也暴露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管理以及人员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各级文物部门要加强文物安全监管的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争取进一步落实文物安全经费投入,完善安全防范设施,改善文物收藏和展示条件,扭转文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各地文化部门也要在人员配备、联合执法、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要进一步推动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长远来看,科学技术对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努力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体系。要以“整合、共享、完善、提高”为原则,积极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科研基地,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要加强传统工艺技术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发展,将科技创新成果与传统工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要深化文物科技保护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将文物保护工作与科技保护、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全面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带动我国文物保护水平的整体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兴则事业兴。要认真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培养作为紧迫的基础工作、战略任务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加大文化遗产领域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建立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构建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博物馆相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人才培训网络,多渠道开展各类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师承制传授等多种途径,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的基本格局。要合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结合重大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大胆起用青年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