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日,211医院重症监护室,经过医护人员连续17天的紧张抢救之后,在“10·18”案件中浴血擒凶的英雄民警宋滨喜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消息传来,举市同悲。
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宋滨喜与凶徒展开了殊死搏斗,被刺伤后,不顾血流如注,仍死死地将凶徒压在身下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和兴路派出所民警宋滨喜来说,10月18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加班日。
作为一名片儿警,他每天的工作琐碎而忙碌。
上午,宋滨喜为几名居民办理了户口。中午,在单位食堂吃过午饭后,他前往负责的哈师大小区片区,同社区主任谈外来人口的事,然后又到小区内的几个老年人和残疾人住户家串串门,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看到天快黑了,宋滨喜回到派出所。晚上该轮到他和战友张正球值班。这样的夜班,他每三天就会值一次。
20时26分,值班电话突然响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发来指令,南岗区文兴街57路公共汽车终点站附近有人酒后行凶,速派人前往。宋滨喜和张正球接到指令,迅速出警赶往案发地点。由于案发地正在改造供热管线,道路封堵,警车无法通行,他们跑步到达距派出所300米远的案发地。
到达现场后,40岁的河南来哈受害人蒋某与妻子张某告诉民警,当时二人正在卖水果,3名满身酒气的歹徒酒后行凶,将蒋某打伤,其中两人已经逃离现场。根据受害人指认,宋滨喜和张正球迅速在现场附近将尚未来得及逃跑的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高东堵住。
犯罪嫌疑人高东看到民警后,趁现场修路无灯黑暗,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向宋滨喜猛刺,宋滨喜左胸部、腹部和腰部被刺伤。这时张正球正转身招呼受害人蒋某到派出所取笔录,受伤倒下的宋滨喜大吼一声,提醒张正球注意。
张正球听到喊声回身,没有时间多想,在宋滨喜倒下的瞬间,他向前大跨一步,用自己的胸膛挡在受伤战友的身前。随着腰部传来一丝冰凉的感觉,张正球意识到自己也受伤了,他果断掏枪并向天鸣枪示警。
考虑到四周全是楼群,平射可能伤及周围群众,张正球与犯罪嫌疑人高东展开了殊死搏斗,将其扑到在地。这时,倒在地上的宋滨喜强忍伤痛从后面抱住了高东的双腿,帮助张正球制服了高东。张正球用枪顶住了高东的脑袋,并通知所里战友前来救援。
和兴路派出所副所长苑冬彬闻讯后火速带领民警马俊山、王岩赶到现场。此时,宋滨喜和张正球不顾血流如注,仍紧紧握住手中的枪支,死死地将凶犯压在身下。
见到增援的战友后,由于伤势严重,宋滨喜当场昏死过去。在宋滨喜心脏停止跳动近10分钟的情况下,211医院全力救治,紧急进行开胸手术,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宋滨喜的心脏奇迹般地恢复了跳动。然而,在重症监护室抢救的17个日日夜夜里,宋滨喜始终昏迷着,一直没有醒来。11月3日凌晨,民警宋滨喜的心脏再次停止了跳动,经211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日4时05分壮烈牺牲。
挽幛如云,泪洒长街,十里相送,哀思绵绵。瑟瑟寒风中,数万哈尔滨市民和公安民警伫立灵车经过的路旁,送烈士最后一程
宋滨喜,为了维护这座城市的安宁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名字和感人事迹将永远流传。陡降的寒流刺痛了冰城,也催发着人们深埋心底的英雄情结。11月7日,宋滨喜烈士的追悼会在天河园举行。11时,载放宋滨喜烈士骨灰的灵车从天河园驶出,前往哈尔滨烈士陵园安葬。一路上,到处是市民洒泪送英雄的悲壮场面,先锋路、红旗大街、长江路、哈平路……灵车所到之处,万众肃立,挽幛如云,十里相送,哀思绵绵。瑟瑟寒风中,哈尔滨市数万市民自发地守候在灵车经过的道路旁,护送英雄宋滨喜走完最后一程。这一天,正是立冬,哈尔滨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
宋滨喜同志牺牲后,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专门与黑龙江副省长孙永波通电话,并发来唁电,代表公安部党委对宋滨喜烈士表示深切哀悼,向烈士家属表示慰问,要求大力弘扬宋滨喜烈士不怕牺牲、英勇顽强、一心为民的精神。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金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学习宋滨喜烈士的英雄事迹。省政府授予宋滨喜同志革命烈士称号,省公安厅党委作出向宋滨喜同志学习的决定,团市委追授宋滨喜同志“五四青年奖章”,南岗区委追授宋滨喜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
生死17天,见证了整座城市为一个普通社区片警流泪、祈福的全程。人们突然发现,英雄其实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身边
科兴社区李主任在吊唁后声泪俱下说:“得知滨喜牺牲了,我当时就哭了,这么好的人,这么负责的一个好民警,这么年轻,真是可惜啊!”
居民李菊通过收音机听说民警宋滨喜光荣牺牲的消息后,沿着路边的悼念挽联一路走到和兴路派出所。她说:“虽然我不认识宋滨喜,但是通过新闻和广播里看到、听到的英勇事迹和他平时工作中感人至深的点点滴滴,我知道,这个民警是一个人民的好民警,是我们的保护神,是老百姓的忠诚卫士。我代表我们全家向这位好民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送上100块钱,钱虽不多,表达的是我们一片心意。”
71岁的董冠香老人是师大家属小区27栋居民,她在邻居的搀扶下来到宋滨喜的遗像前深深地三鞠躬,泪流满面的老人家哽咽着诉说宋滨喜热心帮助她的事情:2006年全市办理第二代身份证,老人家腿脚不好,行走不便。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宋滨喜打了个电话,宋滨喜在电话里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开车把董冠香老人接到到派出所办理了二代身份证。随后,宋滨喜在老人的身份证下来之后又主动给她送去。老人家感动得热泪盈眶。
就在告别仪式即将结束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一定要参加遗体告别仪式。老人名叫李奉春,曾经在宋滨喜辖区内居住,他的老伴患有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李奉春74岁了,子女不在身边。宋滨喜经常到他家帮助他们做家务,将他老伴背到外面透风,李奉春老两口一直把滨喜当亲人一样看待。
一个普普通通片警的离去,引来那么多普普通通群众悲痛的泪水,令人感动,引人思索。在当代文明社会,在一个给予生命以至高尊重的时代,任何一种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牺牲,都会引来社会的哀悼和景仰。宋滨喜所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原因在此。
追忆宋滨喜的一生,除了牺牲时的英勇与壮美,他的事迹其实很平凡,平凡得一如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警察。其实,对于身边的民警,群众的要求往往是对人态度和善、对群众求助用心、为民办事卖力气。宋滨喜正是这样一个好警察,他以一颗爱民之心,把日常琐碎、辛苦的工作干出了样子:登门为吴大爷办户口、为智障母子找工作……恰恰是这些暖人心的行动,最直接地代表着人民警察的形象;恰恰是这些亲民爱民之举的积累,成为宋滨喜危难之处成为英雄的日常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宋滨喜是人民警察的优秀代表。
宋滨喜行为的意义还在于,他让人们领悟到了什么是职业责任。当代社会是责任社会,社会分工与运转规则赋予每个职业岗位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于公仆,就是要为民办实事;于警察,就是要保一方平安;于工人,就是要创造社会财富……这是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秦雷 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