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房人少了,但看房的都是有实力的。 晨报特派记者 陈海妮 现场图片 |
看多内地楼市,部分港人转战广东
有点惨:房价下挫近3成,至少500家公司关门
有信心:看房人少但都有实力
晨报特派记者 陈海妮 香港报道
一直被中西方文化同时浸润的香港人,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楼市暴跌之痛后,面对来势更加凶猛的全球金融海啸,竟然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保守和理智。毕竟,没有人希望跳楼自杀等再度上演。
只有中年人才敢入市
金融海啸至今已让香港的楼价跌去了近3成,地产业大幅裁员,各类公司关闭了至少500家。
记者在一家小房产中介公司遇见了彭恒伟。这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用蹩脚的普通话吃力地告诉记者,最新公布的11月香港房地产景气指数已是连续第12个月下跌,创两年来的新低。“现在虽然有看楼的人,但较以往少了很多。以前看楼会有很多年轻人,现在大多是中年人,他们往往是没有贷款在身,因此才敢入市。”彭恒伟说。
由于目前香港楼市是买方市场,买家挑三拣四和观望的心态,导致楼市成交量剧减。而对于新楼盘的成交情况,彭恒伟无奈地摇摇头说,“很少有人问津。”
改“抢”内地中低价房
香港楼市的不景气,却没有引起黄逸行的不安。
2005年黄逸行开始在深圳置业,现在,黄逸行在深圳和成都各有两套物业。黄逸行告诉记者,自己在深圳罗湖的物业,2005年以90多万元人民币买入,去年高峰期曾涨到200万元,“随着楼价回落,现在约值150万元,跌了25%。”
但黄逸行没有急着抛售,反而打算长期持有,“罗湖的房产有本地人租也有香港人租,在目前的经济低迷期,回报率比任何投资都要好。”
彭德慧则更有魄力:在今年9月楼市跌势初露端倪时,彭德慧就卖掉了自己在香港的两居室,改为租房住,并把资金转投内地市场,一掷数十万元在中山买了一套180平方米的房子。
中山的新房彭德慧每月要还贷6000多元。她盘算,就算香港和内地楼市一起跌,香港的跌幅也一定比中山大,另外长远来看,中山的升值潜力比较好,“希望中山的那套房10年内可以涨到250万元,到时候我再回香港买房。”彭德慧说,“香港楼价太贵。我本金不多,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我实现长远的置业计划。”
租屋居民不问楼价
马海鸣今年32岁,住在位于葵芳的一片租屋中已经20多年了。
马海鸣记得自己4岁时,爸爸妈妈就开始向政府申请租屋,结果排队申请一排就是四五年。最终马海鸣一家四口终于分到了一间约7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2300港元。
马海鸣的父亲已经过世,妹妹平日住在男朋友家,一周回来一次。马海鸣说,自己和妈妈两人住租屋还算宽松舒适,“租屋地段较偏,但紧靠地铁也还方便。”马海鸣说,只是政府每年都会严格审查,一旦发现家庭总收入超过三万港元,就要增加30%的租金。
已过而立之年的马海鸣还没有女友。至于自己买房,月入2万多的马海鸣根本想都不敢想,所以当记者问起葵芳的楼价时,他说:“我完全不知道,因为从来都不会想到问。”
从今年开始,马海鸣一直在努力学习英文,希望可以换一个好点的工作,但如今他的计划可能又得延后些时日了。
对 话
中原地产主席施永青:
今年楼市比1997年好
在位于中环皇后大道的新世界大楼22楼,施永青接受了晨报记者的专访。
因为恰逢圣诞假期,中原集团显得冷冷清清,施永青亲自打开门锁,带记者进入会议室。“很多港人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可怕的冰河时代已经到来了。”施永青指着窗外的温暖灯火说。
施永青认为,今年的金融海啸杀伤力大大超过1997年的金融危机,“只是最初的表现是有钱人资产蒸发,所以很多普通百姓还意识不到。”
对此次危机中的香港楼市,施永青直言,“比1997年好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