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2-29 04:22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建设移动蔬菜大棚 改良猪牛养殖技术 本报讯 (记者 谢昌民通讯员吴廷录)年关将近,阳高县北徐屯乡400栋移动大棚基地里,准备节日期间上市的蔬菜长势正旺。
看着今年即将收获的第三茬蔬菜,村民董栋心里乐开了花。他告诉记者:“移动大棚效益就是好。我种的青椒投资少、上市早、下市晚,还抗旱、抗病虫害,一个棚年收入能达到13000元”。像这样的移动大棚,今年阳高县就新发展了2064栋,只此一项,阳高农民年可增收2000多万元。
这只是阳高县实施科技兴农、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阳高县把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推广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在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03元中,有30%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科技农业正催胀阳高农民的腰包,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阳高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素有“京津菜篮”之称。为了让科技提升菜篮质量,该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等农科院所加强合作,建设了以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融丰蔬菜公司等。近5年时间,阳高累计引进蔬菜新品种136个,有效改善了蔬菜质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新和堡移民新村500栋西班牙印第安西红柿以抗病、丰产、品质好、耐运输等特点深受东南亚国家的青睐。亩均纯收入达15000多元,仅此一项全村就增收600多万元。
靠科技打造京津地区畜产品供应基地,增加农民养殖收入,是该县实施科技兴农的又一重点。该县引进建设了大同市基业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可为农民提供长白、大白、杜洛克等世界优质种猪2000多头,加速了生猪品种的改良。张园村农民张守山依靠科学养猪技术,年出栏生猪1600头,纯收入达10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养殖大户。针对奶牛从外地购买成本高、投资大,而本地奶牛数量多的实际情况,阳高县畜牧服务中心把繁育改良本地奶牛作为发展奶牛业的一条捷径。他们在全县7个畜牧兽医中心站下设了30个改良试点,培训冷配技术员32人,分片、包村、改良本地奶牛。今年,全县采用人工授精方式改良本地奶牛3200头,每头奶牛育成改良成本仅1500元,全县一年可节约养奶牛投资8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阳高县还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有12000名农民取得绿色证书,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打牢了基础。该县积极鼓励党员干部领办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农民发展科技农业。目前,全县党员干部领办的示范服务基地达12个,在基地举办技术培训班40多期,直接为农民传授各类技术80多项,使5万多农民基本掌握了1—2项致富技术,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