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 南1月11日讯从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国内首个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在我省建成,系统开通后,山东15万平方公里的近海,只要鼠标一点,便可尽收眼底,实现了对全省养殖用海的全方位动态监管。
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域处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建立这一系统,是受两件事情的触动。
一件是去年,省高院的法官来视查长岛某养殖区的海域使用情况,由于养殖用海的整理权限一般在市、县,省里没有档案,办案法官不得不亲自到长岛去查。另一件是去年上级部门要求交用海资料,仅荣成一市的档案印了一天一夜都没有印完,复印机由于过热出现了故障。最后邮寄了几大箱子的文件去北京,邮寄费也花了不少。
为了改变海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提升海域管理水平,2008年4月7日开始,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建设全省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目前,系统的开发、调试已基本完成。
海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系统整合了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养殖用海数据,省、市、县三级开通了专线,沿海7市36个县尽在网中,实现了养殖用海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和网上审批全部信息化。原本十天半个月统计不上来的数据,现在鼠标一点,瞬时更新,马上出数据。
记者看到,只要定下坐标点,输入系统后,即可立即查出该方位是否有海域使用权设定,权利人是谁。在养殖品种中输入“海参”,即可立即通过二维、三维图像呈现出全省海参养殖的布局。
据介绍,除了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的建成,将提高政务公开化、透明化,锁定用海性质,防止建设用海侵吞养殖用海,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同时,也为海监执法提供了便利,在系统内输入“海监通”后,可以方便海监执法人员对养殖用海合法性的鉴别。
目前,该系统的建设已经得到了国家海洋部门的肯定,将在全国海洋系统中推广。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