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怎样才能让市民不再"捂紧荷包",而是放心消费?”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副秘书长黄山明经过调研后,决定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提交一份名为《关于发放专用消费券建议》的提案。
黄山明表示,作为特殊时期的非常政策,他建议,上海不妨试水“全民分红”,从50元消费券起步,进行持续的消费刺激,解燃眉之急。
政府有能力“发红包” “有调查显示,未来12个月内,亚太地区70%的消费者计划减少支出,我国的比例也达60%,居民消费趋于"停滞"。所以,出台刺激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黄山明委员表示,新加坡、美国、日本已先后向居民家庭发“红包”刺激消费;中央财政也决定下拨90多亿元人民币,为74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借鉴这些经验,上海发放专用消费券,颇具可行性。
按照黄委员的计算,市政府完全有能力为消费券“买单”,“你算算我们的GDP,财政资金非常充裕,2007年已达1.2万亿,上海完全有能力在当前的危机时刻下,推出上述应急举措,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百姓。”
黄山明同时表示,如果觉得消费券刺激力度还不够大,政府可以考虑类似商场促销那样,推出“买多少赠多少”的鼓励政策,带动市民的消费。但具体方案该怎么设计,还需要细细思量。
可提升市民消费欲望 在黄山明的设想中,消费券金额并不是最重要的,“现在,我建议先从50元面值的消费券起步,按户一次发放,居民人人有份。他解释说:“之所以不直接发钱,就因为怕市民拿到就转手存银行,并不真正用于消费。另外,消费券的设计也有大学问,比如,限制消费券使用时间为半年,规定只能用于生活消费品市场。而且必须是限期足额消费,不找零、不回找,回笼的消费券不再投放。”
除了建议市政府发放一定面值的消费券外,黄山明还认为,消费券要根据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持续性发放”,“科学的做法并不是一次把钱发到位,而是采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次的方法,先发一笔看看市场反应,再由政府视宏观情势而定是不是要继续,继续发的金额定多少最合理。总之,目的是借此来提升市民的消费欲望,并把这股热情一直保持在相当的高度”。
发消费券获专家认同 消费券提法的出现,也让经济学家赞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这样告诉记者,“这对广大市民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良性刺激。”
根据徐国祥课题组的最新调研,2008年第四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4.1点,比上季度大幅回落9点,同比下降17.5点。“这也是消费者信心指数首次跌到中性值100点以下,说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我国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削弱了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使其对我国经济环境的整体看法转向悲观。”
“如果能发消费券,直接效应就是拉动消费、提振信心,增加消费预期,改变"惜购"、"慎购"心理,促使消费需求止跌回稳。不仅如此,消费券间接还能带动投资、创造岗位。”在徐教授看来,“50、100元的还不够,上海可以根据财力状况,推出上千元的超大红包。因为,收入和消费存在绝对函数关系,钱多了消费自然就起来了,对经济和社会的辐射效应显而易见”。
黄山明也表示,发放专用消费券,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手段,也是政府的一次惠民实践,更是政府民生理念的一次提升。如果思想定位清楚,方案周全完善,管理科学到位,操作井然有序,成本、黄牛倒卖、权利寻租产生腐败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劳动报张贤贞)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