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司令”过冬
顶着早上6时30分的刺骨寒风,张全收举起他那只著名的小喇叭,站在工厂操场摆好的一张桌子上,对着900余名列队的农民工开始演讲。
20多分钟,从美元贬值一直讲到消费者观望,几乎没有停顿。快结束时,张全收画龙点睛提醒大家:“明年将是更艰巨的一年,大家不要急,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过年工厂普遍缺工,希望到时能有一批工人留下。家里又冷又冻,找个空当回家调整一下就行。”
最后,张全收要求过年回家的举手。可人群还是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很壮观。肉眼也能统计出结果:900多人中仅10余人不回家,至少一半人计划在数天内离开。
这是去年12月的一幕。这个冬天,张全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寒意与危机。张是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板,曾创下有名的“全顺模式”:将工人组织起来,哪个厂要人,就“打包”调人过去,这个厂干完了,就调到另外一个厂。即使没活干,工人也免费吃住,照拿工资。全顺公司只需要赚用人工厂支付工资之外的管理费。
作为经济要素中的劳动力输出通道,全顺最早感受到了金融海啸寒意,这丝毫不奇怪。“去年下半年开始后,工厂订单不断减少,工人不断被退回,没活干只能回家;进入11月下旬后,公司仅剩下5000多名工人。要不是金融危机,今年全顺的人不止1万多人。算一算,损失了几百万。”
眼下如何过冬?这个难题让张全收费尽思索。
■本报记者张迪胡亚柱刘进深圳、东莞报道
“司令”焦头烂额
“农民工司令变旅长”,这是大多数媒体用以描述张全收困境的新闻标题。“往年,农民工大多春节前才回家,现在却要提前两个月,”张全收认为,“2009年的劳动力市场可能会更加糟糕”。
去年12月5日,刚当选老家河南上蔡某村委书记的张全收马不停蹄赶回深圳,与一名厦门的台商谈了一早上,还特意请台商到家里走了走,工作人员说,这位台商的鞋厂雇佣了400名全顺工人。“本来要退工人的,见到老板热情,始终不好意思开口。”
当天下午3时,张全收接到河源一家工厂的电话。电话那头说,即将退回的400名工人因饭卡没钱,没法吃饭了。张全收火了,几乎吼着说:“×的,饭还是要吃的。我明天过去。”
但第二天,张全收首先要赶到的是东莞石龙镇。那里有一家日资电机厂,用了他们900名农民工,厂方刚刚通知,要退回600名工人,剩下的300名工人,也要看情况决定去留。
凌晨4时,张全收就起床出发,窗外闪过的车灯,将张全收凝重的面孔映在玻璃上。他这一天的行程是:去了东莞、河源之后,还要折回东莞长安。一日连跑四地,任务只有一个:工厂退工人,他要亲自处理善后。
去年12月中旬,南方农村报与其他机构联合举办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张赶到会场为农民工呼吁。
张全收的客户多为港资台资、行业大多为家具、玩具和纺织这类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去年9月后,订单大幅减少,企业不得不把民工遣送回全顺公司,而全顺公司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将他们遣送回乡。
“去年11月初还没有多大感觉,到了12月,长期合作的日本公司开始裁员了,我给4000多人放了假。”
张全收说:“但最近就猛了,事情越来越麻烦,天天放人回家,已经放了1万名农民工回家。”他的队伍在缩小,人数递减到1.8万、1.3万、1万、5000、3000,司令变旅长的说法并不夸张,也是一个不太让他乐意接受的现实。
张全收拿着小喇叭对工人说话,带记者去厂里看他的工人,这是一个“保留节目”。但现在,这个保留节目都无心上演。张现在戴耳机接听手里的三星手机,来电不断,耳朵都听痛了。
国家相关部门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旬,我国1.3亿农民工中,就有6%的人提前返乡,也就是说有至少780万农民工因失业提前返乡。当然现在这个时候,返乡的农民工多为正常返乡。
“我就代表了农民工。冷就冷热就热,金融海啸、工厂倒闭、工人返乡,我这里看得最清楚。”张全收一直认为自己最能代表农民工。
抱团与烤火
张全收判断:“2009年更难搞。5月份是个节点,如能熬过去,就没事;熬不过去的话,肯定就有事。”
张认为:“让企业、让员工生存下来是第一位的。多大头戴多大帽,全顺3000人工作,可以供6000人吃、住,5000人工作就可以养1万人。”
“现在坚持最重要,提供就业平台最重要。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基础,没有中小型企业,谈何大企业?所以,对待企业要灵活一点,不要让它们倒了。”
“给企业减轻压力,让其存活”、“给农民工一个就业平台”。这是张常说的话。
张全收觉得这时要抱团才行。与他长期有业务关系的厂子,如香港德×纸品有限公司、恒×玩具厂,不少都与其抱团。德×是与张全收关系最好的一家企业。张有一些工人在这个厂子工作。
德×生产主管霍松森不否认金融危机对工厂有一定影响。去年7月,他们有600多人,几层楼的车间都是满的,生产一种袋子,是销往美国的礼品袋。当时工人们都是三班倒。
“现在只有80来人,一个车间都坐不满。目前的情况虽然与这个季节性的业务量有关,但也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分不开。”
霍松森透露:“即使面对这样的形势,工厂还是尽量多留一点农民工。”
厂长张先生认为:“七八年来,我们一直与全顺公司合作,关系很好。他们顺利的时候也帮过我们,现在我们还算顺利,就帮一下他们呗。面对金融危机,老伙伴不帮谁帮?等金融危机一过,经济好转,我们可能又要全顺帮我们哦。”
全顺内部抱团取暖也是必要的。即使是在去年12月份,仍然还是有农民工“逆流”从外地来广东找工作,其中有不少是通过老乡等关系找上门的,全顺仍会尽量接受。
在张全收看来,目前的现状并不是全部都不好,“刚刚就有一家石龙的公司问我们要1000名工人,因为他们在春节前又拿了新订单,还要加班生产”。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