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业内戏称为“券商屠夫”的中国证监会风险处置办公室(下称:风险处置办),在运行4年后,将于近期被撤销。
早报记者昨日从证监会内部人士处获悉,证监会正在进行内部机构调整,风险处置办将被撤销,与此同时,新一轮重大人事变动也正式启动。
“风险处置办已经行使完其职能,将被撤销。相关领导的去处已安排妥当,处室普通工作人员将通过转岗、合并等方式,被证监会其他部门、机构吸纳。”该人士透露。
处置30余家违规券商 公开资料显示,之前,在风险处置办任职的局级干部基本都有妥善安排。其中便包括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从主席助理兼机构部主任、风险办主任提升为副主席;吴清从机构部副主任提升为主任,现任风险办主任;黄红元,德隆危机爆发时出任德恒证券工作组组长,升任证监会上海专员办主任,现任机构部主任;陈共炎,机构部副主任,升任风险办主任,现任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董事长。
而此前最大悬念——现任风险办主任吴清的去向安排,也于近日被曝光。据《财经网》报道,吴清将出任基金部主任,现任基金部主任李正强将接替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肖时庆,肖时庆将回到证监会任上市部副主任。但上述变动尚未获得证监会的正式对外确认。
“风险处置办是在特殊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上述证监会内部人士说。4年来,证监会风险处置办共处置了南方证券等30余家违规证券公司。
2004年熊市之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对证券公司展开综合治理。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上一轮熊市的时候,也就是2002年-2005年,很多券商因为经营不规范,加上证券市场的疲软,导致巨额亏损。大部分证券公司处于资不抵债困境,净资产为负,并且存在比较严重的挪用客户保证金的情况。风险处置办是在这一背景下设置的。”
继续存在的意义不大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开资料,风险处置办内设综合处、一处、二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研究、草拟证券公司风险监控、处置和重组的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案;指导、协调、监督证券公司风险监控、处置和重组工作;就重大事项与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协调,组织沪、深专员办、各派出机构及有关中介机构参与证券公司风险监控、处置工作。
“目前券商的内部风险和4年前相比已经有所不同,监管层也将对券商回归至常规监管。”证监会内部人士说,随着市场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完善,风险处置办继续存在的意义不大。
“目前,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以及资不抵债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监管这一类特殊风险的使命已经完成。”周春生亦指出。
周春生建议,监管层对于金融创新以及“合规”内部控制方面的监管应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当前的监管重点。”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