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刘东凯、向志强)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择校费居高不下问题,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政府应注意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同时进一步改革对学校及学生的考核机制,逐步清除应试教育的观念。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合浦县廉州中学副校长周怀慷认为,择校费居高不下,与长期以来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历史原因有关,而一些政策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
他认为示范性高中建设,虽然对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功不可没,但也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只要评上示范性高中,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给予重点投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好的老师也纷纷往里面挤,而那些普通学校的实力就进一步削弱。”
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观念尚未完全清除也是一个原因。周怀慷代表认为,社会对于学校升学率的重视、家长对于孩子考上好学校的愿望等仍没有改变,这就导致了少数“名校”受追捧、择校费长期居高不下。
“其实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学校之间的硬件、师资等差距已经很小。”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永钟说,但由于“名校”效应在很多家长和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并不认可这种差距的缩小,依然想方设法往少数“名校”里挤。
“应试教育观念的背后,是学校及学生的考核机制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周怀慷说,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升学率、高分数等硬指标实际上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
他们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量扶持基础条件薄弱的学校,逐步改变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状况,同时进一步改革学校评估和学生考试机制。
(责任编辑:杨笑)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