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无锡600万市民共同期盼
资料图片:蠡湖新貌
网友:新年伊始,无锡明确提出创建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工作目标,很让人振奋。无锡这么一个烟雨朦胧,如诗如画的江南,距离生态城市应该很近,然而近些年来太湖水质等问题又觉得无锡建设生态城市的任务又很艰巨,请问毛市长怎么看呢?
毛小平: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发展的要求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认识和理解。过去我们讲物质文明要把经济搞上去,后来觉得人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叫做精神文明,中央现在又提出了另外两个要求,一个是政治文明,一个是生态文明,我觉得这样的组合,这四大文明的建设就构成了完美的、完整的科学发展的体系。
所以,无锡在这四大文明的建设当中应该走在前列,其中有一个可以说是无锡这座城市的特质或者是个性,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要走在前列,因为我们具备了最好的自然条件,有山、有水,湖滨城市,滨江依水、依湖,又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更高的发展目标的追求,我觉得这是我们这座城市600万市民共同期盼的。
而生态文明城市有很多指标体系:绿色要多少、水质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人的生活要达到如何的富裕程度。确定了这样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我们按照这个量化的指标每年做一些努力,就会逐步地向这个方向前进。
是否善待农民工决定了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有网友问,无锡市农民工就业情况如何?他们子女的上学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毛小平:无锡去年有2000多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城市排位我们可能在7位左右,由于这样的工业产业结构,所以农民工外来的就业量比较大,达到170万-180万人,而且这些都是登记的,甚至还会超一点,所以怎样善待农民工已成为一个城市政府的战略眼光,是否善待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
农民工来了,为你这个城市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无锡市必须善待他们,不断为他们创造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条件。如果这样,你的这座城市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无锡的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我们基本上不实行农民工子女学校,而是用政府的公办教育资源覆盖农民工,现在所有义务教育段的学校里,占40%的孩子都是农民工子弟,也就是说无锡是用同等的政策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农民工为这座城市也做出了贡献,那么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教育,包括免费的、义务的教育也是应该的。无锡从2004年起已经连续几年获得农民工最佳城市。
(责任编辑:杨笑)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