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戎光道:在调整中解决内部痼疾
石化产业发展到今天,客观上也需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以解决内部积累的诸多矛盾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尚前名 季明
实习生胡钟予
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石化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
没有预测到价格涨跌的巨大幅度
从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到每桶36美元的4年来最低水平,2008年的油价真正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也许,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能对“平稳发展”这个词的含义有着更深的理解。
“原油是我们最主要的原材料,也是我们最大的成本,成本高了,企业经营自然就加大了困难。”谈及去年上半年不断攀升的原油价格,全国人大代表、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戎光道至今还有些后怕,“以前一年涨10%或20%,那影响都还不是很大,但去年上半年却是成倍地往上涨,1吨亏损三四千块,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在国内各加工企业加大石油储备以防油价再攀新高的时候,一场金融危机几乎让油价跌入冰点。“年中高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水平,没想到年底又低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水平,这是我们无法预测到的。”
戎光道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去年8、9月份整个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就开始下行,几乎每个月下跌二三十美元。而让企业感到难受的是,由于企业当月的加工用油都是提前两三个月预订的,导致其成本价永远比市场价高出一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不久前发表的报告指出,受实体经济增幅放缓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石油化工景气周期低谷叠加下,我国石化产业陷入低迷,企业库存大增,效益骤减,生产经营普遍陷入困境。
振兴与调整相结合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此次规划并不是仅仅被冠以“振兴”之名,而是强调了调整的作用。
这在戎光道看来,恰恰是最必要的做法。“虽然面临着保增长的压力,但我们却不能仅仅着眼于量的增长。”戎光道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石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产品产量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迅速增长,产业内部积累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集约发展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约束加大等,严重地制约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化产业发展到今天,客观上也需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以解决内部积累的诸多矛盾。
首先,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以前一听是‘振兴’,就会联想到上大项目,搞大发展,但此次规划却有所不同,明确讲到一点就是要控制总量,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因为经济危机造成的直接表现就是各行各业的产能过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是扩大消费。但很难立竿见影,因此淘汰落后产能,不失为可行的方法。”
不过戎光道也承认,淘汰落后产能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命题。“我们以前也试图通过上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来取代小项目,但往往大项目上马了,小项目却没关。令行禁止在这儿出了问题。”
其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石化产业对环境保护要求严,对地理位置要求高,要使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必须要统筹重大项目的布局,不能搞全国各地都开花。
最后,要注重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遭遇困难时,想方设法增收减支往往是不二的选择。充分挖掘技术潜力,是戎光道建议的一种有效手段。“去年我们企业原油加工损耗降了0.2个百分点,按照原油一年加工将近1000万吨,每吨5000多块钱计算,就节省了将近一个亿。而我们测算,利用先进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再降0.2至0.3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的,可见节省和优化方面的潜力都还是非常大的。”
期待提高装备的国产化水平
“石化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了,但在推进国产化进程当中我认为还是不够令人满意的。”按照戎光道的看法,中国石化工业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起步了,到现在为止已经30年了,但无论是在软件方面、设计方面、装备的制造方面,还是配套设施方面,像韩国等周边国家石化行业的国产化程度都比我们高。
“至今,我们一些关键的设备和仪表还需大量进口,这跟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制造业水平不相符。不仅容易导致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制于人,也有碍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在他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政策的引导。
他认为,国产化的实行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光靠市场化来推动。“假如我是搞加工的,我要去买一些设备,国产化刚开始运作,我当然会担心,可能我宁可多花钱买进口,如果没有政策支持每个人都会是这个思路。” 戎光道最后说道,“所以我希望,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