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央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
2009年预算草案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财政预算报告是每年人大会大家普遍关注的重点。今天,我们再次邀请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胡静林作客中国政府网,就2009年财政预算报告和相关问题与网友进行在线访谈。欢迎您,胡主任。
[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 胡静林]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到中国政府网与大家沟通情况,回答网友提问。这是第三次来中国政府网了,中国政府网这几年越办越好。
[主持人]谢谢胡主任。预算报告我们大家都非常关心,我也感觉今年财政预算报告和往年相比有了不少新的变化,在这里您能不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胡静林]预算报告记录的是国家上一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反映下一年的财政收支是怎么安排的。为了使预算报告更加易读、易懂,也便于人大代表审议和监督,尤其是那些不是从事财政专业的人能够看明白,让他们知道纳税人的钱从哪里来、用到什么地方、效果如何,在去年做了修改的基础上,今年在预算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有了很多的变化。
[胡静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按科目分类报账。如果说财政预算草案是国家的账本,那么预算报告就是这个账本的解释说明。今年的预算报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科目分类报账,重在解释和说明预算草案,淡化报告财政工作的色彩。无论是去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还是今年的预算安排,都按照科目分类报了大账,便于代表和委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胡静林]预算草案中去年中央财政支出有18类(包括16类支出科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报告中列出了15类主要支出。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看清读懂预算报告,今年对政府收支科目作了调整完善。预算草案中今年中央财政支出有23类(包括21类支出科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报告列出了17类主要支出,这17类支出合计占中央财政支出的92%。
[胡静林]在报告的每一类支出科目中,尽可能地列举了该科目主要支出事项和金额,这些项目支出合计数平均占到了该类支出数额的80%以上,比较细致地说明了预算草案中支出的整体情况,便于代表和委员对各支出科目中的主要项目执行和安排情况有一个了解。
[胡静林]支出是按科目报,收入也是按科目分税种报。分税种报告了去年的中央财政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对今年中央财政收入,分税种进行了测算,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今年收入安排的依据。
[胡静林]二是充分体现政策。注重“财”与“政”的结合,在向代表和委员报告财政收支账目的同时,通过数字体现预算执行的政策效果、预算编制的政策依据和政策目标。如反映2008年政策执行效果时,农业综合开发支出127亿元,支持改造中低产田2500万亩,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86.6万吨。其中既有支出数字,又有政策效果。又如反映2009年政策意图时,分别按月人均15元、10元的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安排补助资金540.8亿元,增长48.9%。其中既有支出安排数字,又有具体政策目标。这样,大家可以从预算报告的“数里行间”读出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明白国家的钱是怎么用的、国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胡静林]三是内容突出社会关切。社会各界对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如何使用等问题十分关注,对2009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也格外关心。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年预算报告中都作了重点说明。第一、首次报告民生支出。在继续报告“三农”支出情况的基础上,今年增加报告了民生支出情况。第二、首次报告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细化了一些主要基金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了地方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地方土地出让收支情况,土地的问题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第三、重点阐释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报告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和五个着力点,并有对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和收支安排。同时,报告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央地方预算安排的意见,包括总量、结构、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以及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政府公共投资安排情况等。
[胡静林]四是行文通俗易懂。今年的预算报告文风更加朴实直白,报告与草案、文字数字与图表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相互对照,既形象生动,又容易理解。比如附表就比上年增加了9张,便于大家在读报告时查阅;对一些专业色彩较重的名词,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说明。
[胡静林]当然,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但效果如何,最后还是要接受人民代表的检验,我们会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不断完善预算报告的内容和形式。
[主持人]有网友说:听了您刚才的介绍,的确今年的预算报告有很大变化,请问今年的预算报告是如何起草好的?
[胡静林]预算报告和草案是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请审议的重要文件,也是财政部最重要的文件。起草预算报告和编制预算草案是财政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多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财政部党组把起草预算报告和编制预算草案摆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力争在预算报告内容反映的明细程度、公开程度和易读易懂方面,每年都有新进展。今年预算报告起草的背景与往年有所不同,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快、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大,同时社会各界对预算报告的期望值更高,因此今年的预算报告起草工作面临的压力更大。
[胡静林]从我参与今年预算报告起草的过程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财政部党组高度重视。谢旭人部长亲自挂帅,从部内相关司局抽调精兵强将,专门成立财政预算报告起草工作组。从报告的框架设计、内容安排到修改完善,谢部长、廖晓军副部长以及其他部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并作出具体指示。每一阶段的报告稿谢部长都亲自审改。
[胡静林]二是认真收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我们特别重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预算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去年“两会”期间,就认真收集整理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预算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已经反映到今年的预算报告中。同时,我们注重收集社会各界、媒体对预算报告的评论甚至是批评,这些意见对我们起草预算报告也帮助很大。
[胡静林]三是主动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工委沟通。除按照法定程序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工委汇报预算报告起草和预算草案编制情况外,去年年底,我们就预算报告起草和预算草案编制的有关问题,提前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做了汇报。全国人大财经委初审后,谢旭人部长、廖晓军副部长又多次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就有关问题及时进行工作沟通。全国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工委也十分重视和支持预算报告的起草工作,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胡静林]四是注重借鉴国外预算报告好的做法。认真研究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预算文件,总结归纳了这些国家预算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借鉴和吸收了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胡静林]五是动手更早,准备更充分。在前期进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2008年9月份起草组开始正式起草预算报告,并进行了工期倒排,以确保报告起草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报告起草到正式提交大会审议,历时半年多。
[胡静林]六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预算报告。谢部长多次亲自审改,字斟句酌,起草组同志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近百次。
[胡静林]尽管我们在改进预算报告起草工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但与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
[网友 孙晓礼]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中央财政拿收入的“大头”,而地方财政拿收入的“小头”却承担了大部分的支出责任,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谢谢。
[胡静林]这是个不少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间财力差异较大,中央政府有必要适当集中财力加以调节。表面上看,中央财政拿了收入的“大头”,实际上中央财政收入除一小部分用于中央本级支出外,更多的则是用于对地方进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相应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并由地方安排财政支出。正因为如此,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与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是1:1的对应关系。地方财政也是一样。
[胡静林]以2008年为例,中央财政本级收入32671.9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3%,但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只有13374.31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1%。中央财政收入用于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达到22945.6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中平均38%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其中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平均54.4%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所以说,中央虽然在全国财政收入中拿了“大头”,但只有少部分留在中央本级花,大部分钱都给了地方,由地方来安排支出。
[胡静林]2008年地方财政本级收入28644.91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7%,而地方财政本级支出49052.72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9%。正因为有来自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才能满足地方财政的支出需要。实际上,地方财政在全国财政收入中拿的比中央财政少,但通过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花的钱要比中央财政多许多。
[胡静林]所以客观地说,是中央收了“大头”、花了“小头”,地方收了“小头”,但花了“大头”。2009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安排28889亿元,比2008年增长31.3%。
[1] [2] [下一页] |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