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十日电 题:判断中国通缩言之尚早
中新社记者 王永志
一如人们预期,二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百分之一点六;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百分之四点五,其中CPI更是创出六、七年的首次负增长。
对此,市场人士对是否面临通缩局面,众说纷纭。
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迅即回应,本月CPI和PPI的双下降,主要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显著下降和一些特殊性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就此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
二月份,中国CPI同比由上月上涨百分之一转为下降百分之一点六;PPI下降百分之四点五,降幅比上月扩大一点二个百分点,呈继续下降态势。
对此,该官员认为,从中国情况看,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充裕,贷款大量增加,不存在通货不足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增速连续两个月持续回升,十二月末、一月末同比分别增长百分之十七点八和十八点八,达到二00六年六月以来最高。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大幅增加。一月份新增贷款一点六万亿元人民币,为历史同期单月增加最多。从初步数据看,二月份新增贷款仍然超过一万亿元。
这位官员还称,影响二月份价格双双走低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中国的传导影响,导致大宗产品进口价格明显下降,带动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下降较多。
二是一些特殊性因素的影响。中国春节所在月份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明显上涨已成一般规律。由于二00八年春节在二月份,加之去年春节前夕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导致当月CPI上涨一个百分点,而今年春节在一月份,又无灾害影响因素,去年二月份的高基数,导致今年二月份CPI同比涨幅明显下降。
据测算,去年居民消费价格对二00九年二月份的滞后影响大约为负二点五个百分点。换言之,如今年二月份价格保持在去年底的水平不变,仅仅因为去年同月基数高的影响,二月份CPI同比将下降百分之二点五左右。
诚然,这些因素是客观的,但也不改CPI、PPI和经济增速下行事实。大多数人都认同通缩的压力在增大,用央行副行长苏宁的话来说就是,“也不能做出结论说已经到了通缩,但可以说有通缩的压力,要防止通缩。”当此“两会”召开之际,相信会有更多保经济、保民生政策陆续有来。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