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追记辽宁省辽中县信访局原局长潘作良

  滚滚辽河诉说着不尽的哀思。

  在辽河滋养的这片黑土地上,潘作良走过了43个春秋,工作了24个冬夏。在信访局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淡泊名利,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展现着党的优秀基层干部高尚的情操。

  “共产党的辞典里,没有挑三拣四、挑肥拣瘦”

  2006年9月,潘作良到辽中县信访局任局长,接受了平生最具挑战的一个岗位。


  平级调动,又是最苦最累、一天到晚听埋怨的部门。两年后的今年,人们还为他的决定钦佩不已。

  潘作良资格很“老”,先后担任养士堡乡乡长,四方台镇镇长、镇党委书记。2005年11月,组织上调他任辽中县人大专职常委,不到10个月,组织又安排他到号称“机关第一难”的县信访局赴任。

  征求意见时,潘作良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不管信访工作活重事急,二话没说答应了。亲友劝他等更好的机会,他回答:“共产党的辞典里,没有挑三拣四、挑肥拣瘦,更何况一名领导干部?”

  不讲价钱,只讲奉献;不讨价还价,只踏实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是潘作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潘作良很快进入角色,事必躬亲,坚持每天亲自接访;开拓创新,设立信访大厅;将“机关第一难”干得有声有色,一举扭转了辽中县信访工作落后被动的工作局面,赢得党委赞誉,百姓满意。

  “干就干好。”这是潘作良对自己和信访局的要求;他对群众的每一次上访都尽力答复好,从不因为上访群众多而有丝毫懈怠。

  一次,有7名上访群众到信访局要见局长。“真抱歉,我走不了路,你们能把材料送到我办公室来吗?”正犯腰椎间盘突出的潘作良在电话里说。看见潘作良躺在床上,满脸汗珠,十分痛苦,上访者准备离开。“哪能让你们白跑一趟。”潘作良挣扎着挪下床,弯着腰一步一步地挪到水壶前,费力地给每一名上访者倒上水。

  一谈起这个情景,这几名上访者就禁不住流泪。

  屡次推让荣誉,却赢得更多“荣誉”

  有些人,把名字刻在石上,想不朽,可他的名字比石头烂得更快!有些人,不想留名,却被人民牢牢记住!

  优秀的共产党人属于后者,潘作良也注定属于后者!

  “潘局长是个见着困难向怀里揽,见着荣誉向外推的人。”信访局接访科科长于守福说。

  今年“五一”前,辽中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荐潘作良为沈阳市劳动模范。在他一再坚持下,于守福被推荐为市劳动模范候选人。

  “让荣誉”是潘作良的习惯。也许,潘作良是我们采访的英雄人物中“荣誉”最少的;虽然头上没有多少光环,履历表上荣誉不多,但在百姓心中,他却有大山一样厚重的“荣誉”:

  “兄弟局长”:潘作良屋门敞开,手机公开,接访尽心尽力,办事入情入理。上访群众都信赖他,把他当作贴心人,年纪稍长的,都称他“作良老弟”。

  “方便面局长”:接待上访群众、单位加班,经常错过饭点儿,泡碗方便面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同事悄悄观察,局长一个月平均消耗两箱方便面!

  “澡堂子局长”:为节省开支,经常到北京出差的潘作良常常住在48元一晚的澡堂子里,因为这里不仅能洗澡,还管饭!

  “小笼包局长”:长期出差,潘作良发现小笼包省钱耐饿省时间,一顿饭五六元解决问题。每次出差,一日三餐,基本是小笼包充饥。

  但潘作良对荣誉并非完全不在乎。5月3日,潘作良收到他人生中最后一件礼物:上访户齐静送了一面“秉公执法正大光明”的锦旗。他亲手挂到会议室里。

  老百姓的笑脸就是最高的奖赏,潘作良当然高兴!

  莫道尽热血,英雄亦流泪

  潘作良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他是个出名的孝子,只要有时间就回家与父母唠嗑;常为自己忙于工作,未能尽孝而内疚,甚至流泪;

  他深爱着女儿。为培养女儿独立,他让女儿独自上学,自己远远地在女儿身后“跟踪”,直到她进校门;

  他和妻子贾丽娟感情笃厚。潘作良常加班,妻子担心,就常到办公室陪他,有时太晚,就趴在办公桌上入睡,等着丈夫下班。

  如此恩爱,潘作良却无法给妻女稍好一点的房子、工作……

  7月14日,记者来到潘作良家。

  这是一套68平方米、20年房龄的老房子。地板一踩吱吱响,冰箱、洗衣机、沙发、风扇,都是两人结婚时买的,20多年没换过。

  贾丽娟在县燃气公司当收费员。辽中城小人熟,贾丽娟挨家挨户查表收费时常遇到熟人,一句不经意的“局长夫人收费来了”,常让贾丽娟很尴尬。

  妻子让丈夫跟公司说一下,不想楼上楼下到处跑收费,哪怕在办公室当一般职员也行。潘作良却说:“局长夫人收费,有什么不正常的?”

  对其他亲属,潘作良也是这样。他的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均是农民,大哥两个孩子,一个给人送氧气瓶,一个在商场当售货员;二哥一个孩子大学毕业,还没工作。大姐想让他帮助一下,他却说:“我没这个能力。”

  每天不停地超负荷运转,贾丽娟知道,丈夫已经累到骨子里。很多次,她准备好热水,等着丈夫烫烫脚,可就在端水的这点工夫,丈夫已经和衣睡着了。

  潘作良的遗像静静地摆在客厅里,俊朗的面孔显得很平静。贾丽娟每天都要擦拭一遍,看到遗像,仿佛丈夫还在自己身边。“他有一个优秀男人所具备的品质,一个世界上最宽阔的胸怀。下辈子,我还嫁潘作良。”贾丽娟骄傲地说。《人民日报》(2008年7月20日04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雪)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潘作良 | 于守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