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3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今日在要闻版报道,在金融海啸下,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认为,经济可望在一年之后现起色,而此次金融海啸冲击影响最严重是中产人士,而他最担心今年经济状况再恶化,未来累计赤字可能不止一千亿元,若超过五年未能达平衡预算,也可能违反《基本法》量入为出的要求。
他说,现在最重要是同舟共济,勿花精力时间挑动社会矛盾。
曾俊华分析,金融风暴已出现第二波冲击,仍未知会否出现第三波,也不知全球经济危机发展有多深和广,现时主流意见是世界经济明年复苏,要全面恢复需要很多年,但他认为,“起色可能会在一年之后见到。”
他说,香港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没有定单,香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比较强,单是美国内需市场规模便是内地的六倍,如果美国市场不购买产品,单凭内地加强内需,也不能解决问题。他指,过去金融风暴和非典问题都是地区性,出口影响不大,此次金融风暴则是全球性,“没有出口,对于香港来说的确是压力巨大。”
对于外界批评此次预算案是“反经济周期”措施,曾俊华澄清是误解,认为单与去年特区政府作出多项一次性支出措施比较不公平,若与前年比会较为合理。
他坦言:“我最担心的就是今后五年,如果年年赤字,累计的赤字会超过千亿。这还是正常的预测,如果今年的状况再恶化,未来累计的赤字会不止一千亿。”《基本法》规定特区政府要量入为出,并不需要每年也达收支平衡,他说:“在一个大约五年的中期能够实现平衡,我还能说不算犯法。赤字太多,香港也难承受。”
他呼吁,现在最需要的是同舟共济,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需要自信,不必惊慌……香港社会更加需要和谐,不要自己花那么多精力、那么多时间,挑动社会矛盾,让社会不团结、不稳定,这样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信心。”
对于有忧虑指,在金融海啸冲击下,欧美在港营运银行会抽走资金,他说,香港有严密的监管,金管局要求各家银行保持规定的资金额度,在香港营运的外国银行,是不允许因为母公司需要钱,就随意从香港抽调资金。
现时困难的经济环境,曾俊华说,政府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除了巩固香港现有经济支柱,也会营造新支柱,如科技发展。他认为工业发展形态有新改变,会考虑是否需要兴建第四个工业区,适应现代工业需要。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