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2008年12月21日,工程院院士陆道培准备出席中华医学会常委会时,发现其弟子黄晓军的一个申报一等奖项目涉嫌剽窃。陆道培与相关专家对黄晓军项目的31篇论文进行调查,发现有超过20处数据造假,涉及的论文有14篇。随后,陆道培多次请求调查此事未果,于昨日(7日)召开发布会说明此事。 |
举报人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血液病重点学科首席专家,曾任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被举报人黄晓军:曾是陆道培的博士研究生,现任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
本报讯(记者 李秋萌 史册)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血液病重点学科首席专家陆道培连同6位国内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其弟子——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的研究项目存在剽窃、造假等问题。
专家组
论文存学术造假 2008年12月21日,陆道培准备出席即将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常委会时发现,黄晓军的项目“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正在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而该项目将在常委会上讨论通过。陆道培翻阅该项目后认为,黄晓军侵夺了他创立的“GIAC移植技术体系”。关于该体系的报告,陆道培在国内外已报告十余次,并已在国内外发表。
随后,陆道培与相关专家对黄晓军项目的31篇论文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超过20处数据造假,涉及的论文有14篇。专家组演示了黄晓军论文中存在的伪造样本数量、篡改数据、杜撰数据、歪倒时间等学术造假问题。
陆道培认为,该项目的实质内容侵夺和剽窃了包括陆道培、纪树荃等专家近20年来在相关领域的劳动成果。
未发现伪造事实
从2008年底起,陆道培多次请求中华医学会调查此事,中华医学会责成该奖项的推荐单位——北大人民医院调查此事并做出解释。其间,中华医学会按计划于2009年初向黄晓军的研究项目颁发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今年5月4日,陆道培收到北大医学部和人民医院对此事的联合回复,称项目“未发现明确伪造实验数据的证据,但存在数据有误、标注不清、表格不规范的问题”,黄晓军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问题则“难以做出明确结论”,对获奖的处理意见“建议由授奖部门决定”。陆道培认为,承认此项科研成果数据有误,应该取消其一等奖资格,但至今还没得到明确答复。
中华医学会
处理结果需等待
昨天,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吴明江表示,首先,此奖项在申报和评审程序上是规范的。评审组在拿到申报材料后,先经过了专家组的初审,通过后在所属的中华医学网行业刊《健康报》上公示了一个月,其间并未接到相关专家提出的异议,在终审通过即向常务理事会汇报结果,而整个申报和评审程序是严格按中华医学会评审条例和实施细则来进行的。其次,材料真实性的复核按规定是由推荐单位来把关,但尚未制定对推荐单位把关不严的问责制度。最后,对于该事件的处理,鉴于两位当事人在医学界都有突出贡献,中华医学会将抱着非常慎重的态度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还需等待。
下午,记者就此事致电黄晓军,其表示在调查结果未公布前,不会接受采访。
延伸阅读:论文抄袭屡见不鲜
副教授被指抄袭本科生论文 真正作者疑有第三人
上海大学一博导两篇论文涉嫌抄袭 被撤销行政职务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被指抄袭 学生称高校里都这样
学校绞尽脑汁难断抄袭风
武汉高校启用反剽窃软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图)
高校反抄袭绞尽脑汁 学术不端测谎仪遭质疑
|
正 方
| |
反方 |
炒作。举报人为了炒作自己,揭发弟子学术不端来提升自己在社会的关注度。以这样的方式来炒作也不为奇。 |
责任。举报人在医学界有突出贡献,身为师长不堪牺牲自己的名利,举报自己的弟子。对医学抱有严谨的态度。是种负责任的表现。 | | |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