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芬棉
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年年出具的报告,成为公众考核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风向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总体有两类,一类为标准无保留意见,一类为非标意见。显而易见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表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无异议。
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已经落幕,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报表质量又究竟如何?
财务报表质量不容乐观 据证监会近日撰文披露,在1624家上市公司中,其中1511家公司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占全部公司总数的93.04%,77家公司的审计报告为带强调事项段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占比4.74%,17家公司审计报告为保留意见,占比1.05%,19家公司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占比1.17%。
而2007年的年报,在1624家上市公司中,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为1514家,比今年多三家,占全部公司总数的93.23%,非标意见110家,占比为6.77%。其中,带强调事项非标准无保留意见75份,保留意见18份,无法表示意见的17份。
据记者调查,1997年到2006年,除2003年以外,如此长时间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非标意见都在10%至20%区间内徘徊。这两年非标意见下降为个位数。
“仅从近两年的数据看,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有所下降,而且财务失实日益隐形化”,有专家表示,遏制财务造假任重道远,相关部门仍需要狠下功夫。
财务造假的手法升级了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7年年报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两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报存在多个问题:业绩预告不规范;部分公司仍然存在大量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董、监事以及高管薪酬披露不统一;部分公司未能按照年报准则要求披露实际控制人情况等。
但是,今年披露的去年年报,却并不是“不规范”,而是性质比较恶劣的虚假。据证监会披露的年报问题主要是:有的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性交易确认损害;有的未能按照规定在借壳上市时确认商誉;有的对于因破产重整而进行的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不够谨慎等。这些问题不易发现,而且后果很严重。比如,由于权益性交易不能确认损益,有的公司通过大股东代为偿债、债务豁免及直接捐赠资产,从而达到调控上市公司利润的目的;有的则通过与控股股东进行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来调控利润或者包装业绩。
“这些造假的手法,非专业人士绝对难发现,表明造假升级了。”
上市公司不怕行政处罚 今年是执行新会计标准的第二年。证监会先后出台有关执行新标准多项规则。在2008年,证监会还先后出台多项具体措施,对企业编制报表进行专业指导。在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编制和披露期间,证监会会计部共发出“借壳上市相关会计处理问题”等重大会计监管个案函件41份;印发《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涉及15个重大会计监管问题等。
这些只是指导意见,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除了在发现后由交易所进行谴责、要求其纠正外,证券监管部门可运用的手段只有行政处罚。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直言,从效果来看,谴责或者行政处罚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有的上市公司根本就不惧怕行政处罚,更别说在意交易所的谴责。他分析说,因为股价和上市公司高管有着直接关系,把报表做好看,对自己有利。即使处罚了,又能处罚多少?
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周爱文律师认为,财务报表质量要提高,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至关重要。但现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都由上市公司来聘请,对“委托人不利的审计报告”,有的注册会计师就不敢做。所以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指导、行政监管不可或缺。
民事赔偿应发挥大作用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作出了关于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司法解释,一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失实,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或者司法机关作出刑事判决之后,投资者即可起诉上市公司。但是,证券民事赔偿官司难打,已令不少证券律师心力交瘁。曾代理首起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宣伟华女士深有感触地说,起诉难、受理难、审理难、执行难是此类案件最大特点,而律师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更是难以量化。
周爱文认为,最高法院2007年司法解释对于注册会计师失职为上市公司财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一同作被告,应向受损投资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条文明明有规定,但许多法院不受理、不裁决,一直拖着。司法解释效力大打折扣,需要有关部门为此提出解决之道。
应发挥民间力量“打假” “年报披露公司业绩大涨,利好,在香港或别的国家,股票会涨,但在我们国家,却不涨反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向记者分析说,“在我们这里称做利好出尽。原因就是有人事先就已经知道此消息了。”
据他分析,这是因为有的上市公司,有时候无意或有意地将公司财务信息透露出去,致使真正的信息公布之时,市场之前就知道了。这说明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全面理解有偏差,或者根本就是在应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编制年报时才会出现不规范、避重就轻,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调控利润的因素。对于上市公司不自律的情况,除监管部门加大打击的力度外,还应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打假”。
上海学者夏草去年曾对许多上市公司财报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其中不乏事后被证明正确的事例。记者在他近日的博客中又看到了他对一些公司的看法,我们希望监管部门应该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以使民间力量充分发挥作用。
本报北京5月24日讯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