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制度设计护航一体化进程

2009年06月09日07:0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专家谈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的运行机制

  本报记者杨晓嘉宾:王小刚 省政协经济委特邀委员、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搭建政府、民间协调双通道

  记者:成渝经济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需要有效地沟通协调推进,运行机制如何设计?

  王小刚:可以从政府、民间两个层面努力。
成渝经济区是由政府规划设计推动的,也可以说是对民间既有的沟通交流一种整体策划和升级。从政府角度看,可以分为3个层级。

  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构。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后,国家可设立成渝经济区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制定经济区各类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经济区发展的重大事宜,协调交通、能源、信息等重要领域的合作,组织实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间重大利益关系。

  二是建立川渝两省市政府的协调机制。两省市成立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在两省市发展改革部门设立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负责具体合作有关事项。每年定期召开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高层论坛。

  三是完善川渝毗邻地区政府的协调机制。每年联合主办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工作会议,商讨区域合作重大战略问题、阶段性目标和加强合作的途径、方法和项目。建立毗邻地区政府间定期和不定期的会晤、交流、协调制度。毗邻地区职能部门每年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加强对口部门的衔接。

  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民间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机制。推进建立跨区域的行业协会,协调经济区行业内部的竞争和发展;建立经济区科研机构负责人定期交流会议制度,促进联合开展科技自主创新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经济区企业家定期交流联谊会议制度,提供相互合作的投资机会和市场商机。

  力促政策市场一体化

  记者:推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主要是指哪方面的一体化?

  王小刚:一体化的概念非常明确,就是要实现政策和市场的一体化。

  政策方面,国家应该对成渝经济区实行统一的宏观区域政策,将国家对成都、重庆实行的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优惠扶持政策扩大到成渝经济区全域,对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行的政策也扩大到成渝经济区全域。其次,加强川渝两地政策制定的协调,清理和取消影响和制约跨行政区产业合理布局、要素合理流动、统一市场体系建设、企业资产重组等方面的政策障碍,强化成渝经济区各区域的互惠政策,逐步建立川渝两省市地方政策的相互适用机制。

  市场方面,则要重点关注金融、贸易、劳动力3种市场的一体化问题。推动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地区间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开展银团贷款、融资代理等业务的合作,支持金融机构联合进行业务创新。以各地现有的产权交易中心为依托,组建成渝经济区产权交易所,逐步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加快贸易市场的一体化,即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清理各地市场准入政策和有关规范性文件,重点清理带有所有制歧视、不平等竞争以及不合理附加准入条件的政策,全面推进区内登记网络信息的联网,在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简化手续,逐步将各市登记执照的效力扩展到整个经济区。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即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区域内户籍管理,促进区域内人才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努力建立成渝经济区统一的劳务市场,实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运行规则、统一收费标准等。

  强强联手扩大对外开放

  记者:身处内陆,川、渝存在一定区位劣势,比如物流成本偏高、交流交往不便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成渝经济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王小刚:经济区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对策就是推进成渝经济区充分开放。从自我条件建设上看,可加快成都综合保税区建设,设立双流空港空运保税物流园区,支持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展保税物流业务试点。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商业环境,建立对国际经济风险的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

  近看周边,成渝经济区应加强与大关中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区以及甘青藏等周边省区合作,建立双边或多边对话合作机制,增强成渝经济区在西部的辐射作用。促进成渝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互联互通,加强资源开发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带。

  抓住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资金和技术转移的机遇,成渝经济区还应积极承接,发挥商会等民间团体的作用,将成渝经济区建成东西部合作的主要平台,促进东西部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推进“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合作,加强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合作。

  国际合作战略的重点是向南,也就是重点推进以东南亚、南亚为主的国际经济合作。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与东南亚各国多层次、多形式的对话协商机制,扩大经济文化交流。加快西南国际大通道建设,支持与东南亚各国交通物流方面合作,构建泛亚交通物流网络体系。推进海关通关、检验检疫、货物运输、人员往来等便利化,促进资金、信息、人才等自由流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东南亚各国出口,加强与东南亚各国旅游合作。努力拓展与南亚的经济合作,继续巩固与欧美、新澳、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形成多元化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