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日电(俞玮)一年前,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列车在京津城际铁路上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两大直辖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此后一年间,平均每天有5万余人选择搭乘这条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观光购物、商务投资、就业买房……一小时即可往返北京与天津的便利优势使两地及周边省市的互动交流日益频繁,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有力促进了环渤海地区的发展。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一年来,始终保持安全、高速、高密、平稳、舒适的运营状态,总体客流比开通前增长了86%。"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说,京津城际的成功运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的魅力,以此为基础,到2012年我国将有包括京沪高铁在内的1.3万公里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加速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进程。
凸显"同城效应" 19世纪初期,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工具火车在英国出现。一个世纪里,铁路成为陆上运输的主力。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技术得到改进,高速公路大量建成,加上民航的普及,使得铁路运输逐渐走向下坡路。
1964年,世界上首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正式运营,以每小时超过20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东京-名古屋-京都-大阪之间。人们发现,与汽车和飞机相比,高速铁路不仅具有载客量高的优点,而且由于不必去遥远的机场登机,又避免了公路堵车,因此更加节省时间。
"日本新干线发展非常成熟,以东京为中心连接各大城市,交通极为便利。就如同我们在北京从西直门到东直门搭乘地铁一样,新干线让日本各个城市之间形成"同城效应",人们不再感觉到城市的区分。因此,尽管它的票价与飞机票不相上下,但是许多人依然把它作为出行的首选。"谈起高速铁路,曾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过5年的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与日本新干线给百姓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改变一样,京津城际铁路"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也带动了天津房地产、物流、旅游、文化、餐饮等产业的发展。2008年,天津市接待游客数量和游客消费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3.3%和14.2%,增幅为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在天津购房的外地人中更是有一半来自北京。工作在北京、生活在天津,或者工作在天津、生活在北京已经成为现实。
"京津城际让北京和天津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到天津投资的中央国有大型企业不断增多,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消费更是拉动了天津的经济增长。北京的高端人才也不再局限在中关村,而是更加便捷地流向天津,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贡献才智。"天津市商业委员会副主任赵阔江说。
据天津商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参观天津各大博物馆,观看戏曲、曲艺、相声和民俗表演等津味艺术的游客显著增加。一年时间,仅天津免费开放的6个博物馆和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就达400万人次,各大、小剧场演出收入超过千万,比高铁开通前增长了20%。而百年老店"狗不理"总店和各个分店业务量则增长了20%到50%,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传统工艺品的销量更是分别达到500万和64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
铁道部预测,2010年京津区域内全社会旅客发送量将达19.5亿人次,以城际铁路为骨干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的快速高效交通网,对促进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城效益"也将更加显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