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旧工厂经过改造,成为东莞最大的一站式鞋机、鞋材、皮料专业市场。这就是东莞厚街寮厦村鸿运鞋材广场二期。
鸿运鞋材广场二期的诞生,是寮厦村通过与商业资本合作,转移低端产业的结果。通过改造旧厂房为专业市场,实现的是土地资源的升级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村级产业的转型升级。
8月14日,广东省及东莞市媒体采访团赴鸿运鞋材广场等典型企业进行探访。从中,或可窥见金融危机一年多以来,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某些成效和经验。
借力商业资本,旧厂房变身2000商铺
汪洋书记从这里离开两天后,欢迎条幅仍悬挂在东莞厚街鸿运鞋材广场二期的铺面上。上海阿通裁断机械公司东莞办事处主管刘伟,讲述起当日与书记交谈的情景时仍显激动。他所在的公司在广场9栋租有4间铺位,专卖鞋材加工设备。
放在一年前,进厂开店还难以想象。“因为这里原来是90年代初的厂房,还有铁棚,周围环境很差,”刘伟说。
时近中午,在灿烂的阳光下,鸿运鞋材广场二期的枣红色欧式建筑闪烁着明悦的色彩。在喧闹的马路旁略显平静。而在过去这里是4.2万平方米的旧厂房,分布有6家生产五金、陶瓷、鞋材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机器轰鸣时,它们与珠三角星罗棋布的村镇企业并无二致。
经过改造,如今,这6间旧厂房整合建设成的鞋材专业市场二期,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商铺超过2000间。“在这里,采购商可以找到任何鞋业所需的鞋材原料,成品鞋更是其一大特色”。
寮厦村土地面积两平方公里,目前共有外源型企业22家。该村党支部书记方贺成介绍,早在1985—1986年就有台湾鞋材企业进驻,“但早期承接的外企主要以小型加工贸易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差,竞争力不强”。
在去年的金融危机中,寮厦村内有工厂相继倒闭,村内的出租屋空置率一度达到了50%。2008年年中,位于鸿运一期旁、后来被改造的两家工厂,也分别因为合同到期和倒闭相继关停。
“寮厦村地处厚街镇中心,正因为我们位于中心区,所以不适合再去搞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寮厦村委开始打量家底———本村及周边鞋材发展较早,鞋材运作基础好,鸿运一期成功运作已有一年多,能否将旧厂房整合建设为新的鞋材专业市场?村里决心以退为进,以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寮厦村委开始主动与鸿运一期的投资公司洽谈。同时积极争取原6家工厂的支持。经协商,两间工厂迁到厚街镇沙塘村,1间转移到惠州市,3间结业,根据这些企业的规模和投入,鸿运鞋材分别给予4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的补偿金。
去年5月1日,投资9500万元的改造项目开始。7个月后,鸿运二期投入使用。在整个过程中,寮厦村没有增加新的投入,项目资金也全部由开发商筹集。
收厂租变收铺租,集体经济增收三成
38岁的福建老板刘国民在鸿运二期共租有3间铺面,面积近300平方米。“这里的租金1平方米30多块钱,管理也比较规范。”他坦承,入驻近一年来订单增加了20%多。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鸿运二期还实现了招商率98%,7月份商铺上门订单环比增加30%。”鸿运鞋材广场董事长卓木雄告诉记者,鸿运二期目前已有1000多家商家进驻。
“选择对旧厂房进行改造,不仅可以节约资金投入,也相对缩短了二期工程的建设时间。”卓志雄说。
而对寮厦村而言,则是利用产业升级顺势而为,鼓励现有优质企业利用空置厂房扩大规模,以促其做大做强。“‘退二进三’使寮厦村集体经济贡献比此前单一出租厂房增长三成。”方贺成说,鸿运二期投用后,该地收入由原来的每平方米7元多,提高到每平方米10元,集体厂房收入由原来每月44万多元,增加到每月60万元。单这个片区一年就给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50多万元,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30%。实现了“收厂租”到“收铺租”的转变。
记者在寮厦村看到,在鸿运鞋材广场周边,还形成了很多与鞋有关的配套商家。“这些与鞋相关配套商家有300多家,今年来才成倍增加。铺租也由1000元/月飙升到6000元/月。周边一些小工厂也顺势改造成铺位,租金更是由以前的8元/平方米上升到300元/平方米。”方贺成说。
目前,寮厦村厂房空置率为零,出租屋空置率也由去年年底的50%降为现在的20%。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造旧厂房建成鞋材皮料销售基地,寮厦村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益,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复制“鸿运模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
以“鸿运二期”为带动,寮厦村通过腾笼换鸟和二次招商,已成功消化原10家关停外企空置的厂房,今年的村集体收入也保持了去年的水平。省委书记汪洋走访鸿运鞋材市场期间,听说效益不错时,直言“办工厂不如办市场”。
“镇中心周边的村,利用土地商业优势,淘汰落后产能,通过‘退二进三’方式,来实现‘腾笼换鸟’。”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认为,“这种模式对东莞相当数量有条件的村,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然而,对于现有绝大部分村来说,土地商业价值低,不容易发展商业。这些村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帮助现有的中小企业来提升。”江凌话锋一转,“从村的角度来看,单个村不容易做到,那么从市一级来说,我们当前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组建公共行业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直接为企业的升级转型进行服务。”
寮厦村成功将旧厂改造为商贸中心,是厚街镇推进集约用地、提高土地经营效益的一个缩影。目前,该镇通过改造旧厂、旧村等方法,已盘活土地资源3000多亩。“鸿运模式”被东莞市列入全市“退二进三”工程示范单位和转型升级示范点。
但厂房、出租房改铺面,是否一改就灵?江凌表示,并不能将寮厦的模式复制到其他村镇里面去,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做。他说:“对于东莞来说,最核心的是把现有的产业、特别是大批有成长能力的企业通过政府扶持和商业机构的支持,实现它的升级和转型。”
本报记者徐剑桥王慧
东莞报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