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启示
本报讯(记者徐前山)东星航空最终以破产的方式终结,作为我国首起航空破产案,它将被记入中国破产史。
市场准入门坎过低
航空业是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一年亏损百亿元不足为奇。对于这样一类企业的准入,法律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仅为8000万元,不过为购买一架最便宜新飞机价格的1/3。东星航空短短两年即夭折,与它自身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有密切关联。其增资3.06亿元注册资本主要为实物资产;9架飞机全为租赁。
企业风险控制机制缺失
东星航空宣告破产后,航油企业、机场损失惨重。相比而言,通用电气航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GECAS)、国际租赁金融公司(ILFC)的风险控制则较为完善,从保证金、预警、停飞、破产实行风险程序管理,一旦发现东星航空苗头不对,这些公司立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但恰恰是GECAS、ILFC的这些风险控制措施,被国内的企业和一些人士指责为不够“义气”。张杰指出,如果国内的机场和一些企业,在东星出现问题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保护自己,就不会造成巨额欠债,还有一些企业指望政府会帮忙解决问题,以至东星航空进入破产程序后,纷纷要求重整,阻止破产。
张杰说,当国内一些企业对国外公司宣告东星航空破产不理解甚至愤怒时,是否该向人家学学风险控制?
法律意识淡薄
当东星航空资金出现问题,部分机场不是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是擅自扣留东星航空的飞机,至今不还,损害了我国航空业对外开放形象。
张杰称,东星航空破产之前,国内航空公司普遍没有破产的概念。对《企业破产法》知之甚少,部分机场负责人甚至称破产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违背了科学发展观,让人匪夷所思。
民企有待练硬功
民营企业家应从初创经营的冒险、投机、非诚信的原罪中走出来,树立经营企业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掌控风险、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东星航空股东并不懂航空,曾率领旅游班底去谈飞机租赁,结果发现无法对话,无奈只好请香港律师帮忙。
我国航空业近年来放宽对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度,已有多家民营航空公司,但经营效益都不理想,多数在亏损的边缘挣扎。航空业的特点是高投入和高风险,其安全性对管理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不能将任何投机行为带入这个行业。
东星航空流动资产不足,但贪大求全,急功近利,一口气租赁了9架飞机,不得不面对每天近10万美元的租金。而且在整个经营操作层面上,完全依靠企业负责人的个人行为去“谋”事,甚至是暗箱操作,这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亟须摆脱的一种思维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5]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