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郝培杰)掰着手指算算,拥有梅江居住区这套房子已经整整7年了。7年前的8月份,正是梅江街玉水园居民从开发商手中接过钥匙的日子。近日,玉水园的老住户们在居委会会议室畅谈感受,居民们当年乔迁新居的喜悦仍然溢于言表。近年来,随着新住宅区,特别是梅江等大型居住区的建成,河西区居民的住宅条件得到了改善,居住环境已有了极大的变化。据统计,自1978年到现在,河西区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已由原来的7平方米到现在的35平方米,整整提高了5倍之多。
天津解放后,政府十分关心群众的居住问题,对危旧住宅区不断加以修缮。50年代,配合陈塘庄——土城工业区的建设,在西南楼佟楼一带,由政府投资兴建了大批工人新村平房。60年代初,随着区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居民住房拥挤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大片的平房住宅区日趋老旧危陋。1978年、1979年河西区先后辟建小海地和体院北两处大面积的楼房新区。1985年,改造“三级跳坑”被列为市政府当年改善城市人民生活的10件实事之一。同年,涉及10个街道的1500余户居民搬进了新家,从此摆脱“三级跳坑”逢雨必涝的困扰。
1993年,市政府提出了用5至7年的时间,将市区成片危陋平房全部改造完毕的目标。1994年,河西区启动全市最大危陋平房区——谦德庄的动迁,1997年,破旧危陋的棚户区便被设计新颖的楼群小区所取代,一座座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谦德庄危改工程为本市大片危陋房屋改造和住房商品化闯出了一条新路。有资料表明,九十年代河西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成片危陋平房改造,近4万户居民喜迁新居。进入2000年以后,河西区开始进行大面积住宅区的规划,一些新型中高档居住区陆续建成。被冠以“宜居居住区”、“中国国际花园社区”、“年度最具潜力楼盘”等名号的梅江居住区、龙都凤凰城、万科水晶城等大型住宅项目逐渐成为居民们首选目标。
近年来,河西区积极配合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快速路、桥梁、地铁等市政工程项目,以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国家园林城区为载体,从搞配套、修道路、建小区等方面入手,大力实施旧楼区综合整修和供热补建,推行旧楼区准物业管理,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良、安定祥和的生态宜居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大为改观。河西区房管局相关数字统计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全区共拆除各类房屋311.06万平方米,近20万户居民收益,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7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35平方米。2003年至今,河西区物业管理新小区呈现出迅猛递增的态势,共整修小区168个,接管小区67个,建筑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住宅项目中,河西区共有包括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以及高层住宅小区总数已达155个,建筑面积合约1400万平方米,新建项目实施物业管理率达到了100%。
上图:梅江居住区成为本市最大的宜居居住区,也是河西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的代表。韩金波 张颖 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