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9月1日电 胶州湾养殖业是青岛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蓝色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被青岛市政协委员所关注。
青岛市市政协委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徐承德指出,1998年,青岛市对胶州湾进行了功能区划,将胶州湾的捕捞作业区域规划为养殖区,沿岸渔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展滩涂贝类养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由于利益驱动,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放苗密度盲目增加,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单一,养殖结构不尽合理,自身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养殖病害及局部赤潮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胶州湾浅海滩涂养殖业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也势必影响到青岛市蓝色经济先行区建设。
徐承德建议,发展蓝色经济,加强海洋养殖业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胶州湾的养殖结构,提倡健康养殖。
1、根据胶州湾养殖生态与主要贝类养殖容量研究结果,胶州湾的养殖布局要充分考虑包括温、盐结构,潮汐变化,水交换等水文特征,水质和底质化学环境等与贝类养殖有关的所有因素,科学、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确定合理的养殖容量。
2、合理规划更新养殖模式。一是要根据滩涂的底质条件、水质条件、海区生物组成等要素,将滩涂划分为贝类养殖区、贝类保苗区、歇滩轮养区、藻类养殖区等几个不同的区域;二是大面积承包,改变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三是大力推行轮养、贝藻间养等新的养殖模式;四是加快藻类(如条斑紫菜、海带)的栽培步伐,对养殖海区起到“绿化”作用。目前养殖藻类面积仅10000余亩,主要为紫菜和海带,应该加强养殖藻类品种的筛选和技术推广,改善养殖结构与生态环境,使滩涂养殖业形成以贝养藻、以藻促贝的良性循环,建立布局合理、模式先进、贝藻间养的生态互补养殖体系。
3、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严把苗种质量关。一是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以青岛红岛菲律宾蛤仔原良种场为龙头,充分利用原有的中小型育苗场,形成以培育菲律宾蛤仔、太平洋牡蛎等贝类苗种为主的苗种繁育基地,为养殖生产提供足量的优质苗种。二是根据《苗种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外地引进苗种的质量检验与检疫。
4、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养殖水平。有关部门应制定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滩涂养殖技术规范,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特别是加强对放苗时间、放苗密度等技术环节的规范。
5、加强行业监督。为加强行业自律,建议成立胶州湾滩涂贝类养殖协会或管委会,由地方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指导该协会或管委会去做,使其成为政府和养殖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宋学春 刘少民郑德明)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