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国学热兴起 专家称背诵是学国学唯一方法(组图)

2009年09月16日16:0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成都女报》

  CHINESE CULTURE

  国学究竟怎么学?

  策划_刘瑶 文_刘雨晨 刘瑶

  本版专家支持:

  钱文忠:师从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41岁便登上《百家讲坛》,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讲者之一,2009年春节期间,他主讲的《解读三字经》创下平均2.12%的高收视率,赢得一片美誉。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

钱文忠
钱文忠

kk
沈伯俊

  沈伯俊:长期研究明清文学,主攻明清小说,几种《三国》整理本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沈本《三国演义》”,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权威的《三国》专家”。历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四川三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成都的暑期班里,多了许多国学班;教育局也出台规定,要求学生每天朗诵国学经典;更有学校自创国学操,希望让孩子既健体,又健脑……似乎被冷落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国学终于又回到了中国人的视线里,对孩子不再只强调学好英文,有个能背诵唐诗宋词的宝宝好象更让家长觉得骄傲。

但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国学也一样。

  【国学第一问】

  什么是国学?

  在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国学”的解答向来众说纷纭,我们请两位国学大家给出他们自己的看法。

  钱文忠教授:我并不怎么赞同时下流行的“国学”的概念。“国学”主要是在清朝末年,某种程度上是在受到日本影响的背景下,出现并且流行起来的。当时,国势衰微,积弱难返,有些人,当然主要是读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依然抱有坚强的信心,或多或少有点“文化民族主义”心态。我很赞同北京大学李零教授的意见,这是“国将不国之学”。“国学”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它的边界就是不明确的,现在基本上是把它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但似乎主要还是以儒家一系为主。我认为,我们应该严肃考虑已故季羡林先生提出的“大国学”概念。当然,兹事体大,需要详尽的说明。

  沈伯俊教授:“国学”一词,原本是与“西学”相对而言的,主要指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经典之学。清末大力提倡“国学”的学术大师章太炎先生,讲习的主要就是文字学、音韵学、经学等。后来,“国学”的含义逐步扩大,现在几乎已经泛指中国古代的传统学术。概念宽一点当然可以,但应该强调“国学”乃是“中国之学”,不宜把古代曾经出现过的所有知识都称为“国学”。

  【国学第二问】

  什么是蒙学?

  国学细分下来,又有“蒙学”之说,顾名思义,是针对孩子的启蒙而言。而这“蒙学”,才是家长们关心的重点,总不能让孩子一开始就看《诗经》吧!

  沈伯俊教授:“蒙学意为‘童蒙之学’,也就是给智力尚未开发的儿童学习启蒙的东西。在传统社会中,蒙学自然是指国学的一些入门的、基础的知识。宋代以后,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列为蒙学读物,就是要以最浅显的方式,让儿童在比较轻松的方式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

  【国学第三问】孩子应该怎么学?

  从古到今,说到学习古代文学经典,似乎唯一的办法就是背诵,难道就没有更好更适合孩子的办法了吗?

  成都妈妈ANNA:孩子学国学,要用适合孩子的方式

  儿子去了国学班我才知道,现在很多学习上的新兴文化,让儿子一代,甚至我们自己这代人对国学基本没什么了解,有些基础知识都弄不明白。儿子在学习班,每天除了背诵老师要求的古文,对很多的知识并不了解,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国学厌倦了。后来我给儿子讲许多古代传统文化故事,比如峨眉山一些风景的传说,《宝莲灯》的动画片等等,他都很感兴趣,记得也很清楚。

  语文老师:生活和游戏是学习的好方法

  其实,国学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复杂。我们应该把国学的学习游戏化和生活化,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从发音和意义跟现代文化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就要从他们的发音中去寻找他们的根本意义,还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存在很多的成语,我们就可以在游戏中去了解国学的意义,比如做个成语接龙,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从内心去接受国学。

  国学爱好者:背诵是不可避免的方式

  目前多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时,采用的是背诵法,即要求背诵经典著作中的名篇名句。这种方式最大好处是避免了教师的水平问题,因为国学教育对老师的素质要求特别高,尤其是国学涉及面非常广泛,仅仅对单一的某个方面了解还不够,老师总体上要有一定文化基础,真正成为全面型人才的老师还是少数。背诵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自己理解的内容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专家建议

  民间的国学学习热情不低,方法也不少,不过,还是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钱文忠教授:千万别忽略了“温书”这个环节

  背诵这种方法当然是可行的,我甚至认为,这几乎是唯一可行的踏踏实实的方法。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可以建议的。唯一想说的是,千万别忽略了“温书”这个环节。已经背下的东西,还是需要时不时地温习的,绝对不能一背了之,那样做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温故而知新”,“温”不仅能够增强记忆,还能催生新知。

  沈伯俊教授:背诵以外的三种方式

  背诵经典,是一种传统的,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我自己就经常劝导学生,趁着年轻记性好,尽量多背一些经典作品(当然不只是儒家经典),将会终生受益。但是,我历来认为,背诵绝非死记硬背,而应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牢固记忆。何况从幼儿园到高中,乃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条件和接受能力都大不相同,怎能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一种死板的方法呢?

  为此,我想提三点建议:

  第一,尽可能把“理解”贯穿到经典诵读的各个阶段。理解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索。三十多年前,我曾经给初一新生讲授教材以外的古文古诗词,由于重视“理解”这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既要循序渐进,又要鼓励学生自学。我幼年并未受过正宗的国学教育,大学阶段又是外文系学生,如今能够成为古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在专业研究中取得一定成就,有多种因素,其中一点就是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自学了若干国学经典。

  第三,从国学大师那里借鉴和吸取学习方法。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都是公认的、难以企及的国学大师。他们都是学贯中西,运用西方现代学术方法来研究国学,在中西结合、新旧结合中成为大师的。由此可见,今天的孩子学国学,在方法上不应对古人亦步亦趋,对传统的方式生搬硬套。应该逐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综合的方法来学国学。当然,这里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1] [2] [下一页]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