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阅兵影像—著名摄影家谈他们眼中的共和国历次阅兵

阅兵影像—著名摄影家谈共和国历次阅兵

孟昭瑞

孟昭瑞

孟昭瑞作品
孟昭瑞作品

    现在大概的轮廓我说了一下,把主要的几张图片再放放讲一讲。

   主持人:我刚才把迎接天安门时候的,第三个应该是开国大典,开国大典在阅兵式的前面。

  孟昭瑞:开国大典主要是阅兵,除了毛主席讲话以后。

  主持人:这是在天安门。

  孟昭瑞:这是场面了,这个场面实际上是新影搭了一个驾子,这个也不安全,晃晃荡荡的,实际上就是两根滚子,一个横板,弄了一个绳子,当时年轻嘛,上也开快,一跳就下来了,现在我连走路都不行了,所以年岁大确实不一样。昨天我看乔羽把他弄去了,两人架着,

  东倒西歪的,82岁了,人一到老了腿就不行了,所以那时候我上这个还是可以的。

  这是一个场面,这个场面经常出现,每到国庆节翻来覆去的出现这个场面,就是刚才我说天安门那个,开国大典隆重盛典。

  这是群众的大场面,这个大场面还有一个故事,是在55周年的时候,《艺术人生》搞了一个有关参加开国大典的,第一个是我们当时的宣传部长张志祥讲,因为他是当时整个布置的总指挥。

  主持人:这个典礼的?

  孟昭瑞:典礼前布置。

  主持人:那最近因为正好《天安门》电影可能已经公映了,我去看了电影,这里面就出现了部长的形象,布置了文工团的战士去布置城楼。他还健在呢?

  孟昭瑞:这个人一百岁还健在呢,去年还走动呢,今年不行。他95岁说,他说我还要参加建国60周年,当时95岁的时候。

  主持人:这个人物,在座的记者有心的话,还可以去登门拜访。

  孟昭瑞:他还能走。就是说整个我们当时华北军区宣传单位都归他管,开国大典都参加,就是后来我们有的人说,宣传部、文化部都在一起,就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这些都是搞文化的。

  像刚才说的奏乐这个,这也是华北军乐团的,罗让,都是他管,是千人乐团。

  主持人:也是才组建的是吧?

  孟昭瑞:他也是当时调的,像国民党三军,解放石家庄的时候,他有一个军乐团。

  主持人:这个军乐团就接收过来了。

  孟昭瑞:打小鼓的,他就是被俘的,这个人还在,这是第一个打小鼓的。

  主持人:河北的媒体可能更关注。

  孟昭瑞:这个军乐团也是华北军区的,现在的解放军军乐团就是那个基础,这次是1500人。

  这是真正的升国旗,这个旗杆是四根自来水管,原来谁也没考虑这个旗杆没有,等做好要升的时候旗杆没有,因为当时这些东西都没重视,都没这个经历。结果最后他们想出来自来水管接,不是有箍嘛,腾看到一个箍一个箍的,把箍连接起来。所以当时的旗杆就是自来水管接起来的,当时我们也没有手机、也没有现代化的联络工具。旗杆那是一个电线,一直通到天安门,电流,毛主席一按。

  主持人:毛主席按动了电纽,旗就缓缓的升上去了。

  孟昭瑞:对,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弄了一个保险,搞电的人就在毛主席旁边蹲着,万一假如说毛主席升不了旗的话,他再弄了,用别的办法了,这是后来翻来覆去报道以后知道的,你想50周年报道比较彻底,现在更彻底,知识就丰富了。

  这个就是朱总司令阅兵,旁边的就是阅兵总指挥聂荣臻。

  主持人:聂荣臻和朱德。

  孟昭瑞:阅兵是到东单转过来,整个部队受阅,然后就开始阅兵。当时作为我们阅兵规模是比较大的,反正是第一次,可以说22年的武装斗争,我们从没有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也是我们22年战争的军事的一个大成绩,就是让老百姓北平人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部队。可以这样说,的确是这两个多小时的阅兵,老百姓也好,不管任何人也好,其实我们部队也都没见过,都是局部见过。

  主持人:这么一个相对完整的展示。

  孟昭瑞:这么一个阅兵,这么一个检阅,这个武器当时还是最好的,因为都是国民党缴获的,还有就是1945年缴获的日本的,日本的和国民党的,国民党的就是美国的。所以当时我们就说了我们消灭了800万国民党军队,解放战争,这个武器就来自于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蒋介石,就是讽刺性的他是运输大队长。就是说我们打败了国民党800万军队,谁也没想到,反正都认为这个战争是马上结束不了的。

  主持人:这个是坦克部队。

  孟昭瑞:这是坦克部队通过天安门。

  主持人:两侧现在已经没有了。

  孟昭瑞:这是东三道门,1953年搞掉的,这个的确是防碍交通,现在也存在着。

  主持人:等于就在现在长安街的路边上。

  孟昭瑞:就是劳动人民文化宫那儿,南北那么一条线。

  主持人:这个不是长安街上?

  孟昭瑞:也算长安街了,西边就是西三道门,到中山公园那。这个就是东三道门门建筑的一部分,这是海军的,实际上我们当时没有真正的海军,都是海军学院培养的。

  主持人:当时1949年在江苏成立的。

  孟昭瑞:1949年成立了,但是没有真正的海军,还在成立阶段,这都是军官。

  这是骑兵,当时我们骑兵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在内蒙、甘肃、宁夏这一带剿匪也好都离不开骑兵的,现在听说剩了一个排,就是特殊的地方还需要,基本上都没有了,因为用不上了。

  这是坦克部队,这是当时《北京晚报》登了以后有一个名字叫“寻找开国大典历史瞬间的人”,《北京晚报》50周年的时候,这两个人就是说“我是营长”、“我是教导员”,后来访问了他一下。

  主持人:这两个人后来找到了吗?

  孟昭瑞:找到了,有一个人还活着呢,这个营长住在西郊装甲兵部队。

  主持人:这个好像在看报纸。

  孟昭瑞:这是开国大典还没开始,这是群众还在进入会场,我们的部队可能去的早一点,但是我们部队到哪都不能随便,你不是统一的口令让你坐那,武器怎么拿,要不然就得唱歌,要不然就得用别的形式,总之是不能乱的。这是当天的《人民日报》,这是毛主席和六个副主席。

  主持人:这应该是政协会议的一个消息版面。

  孟昭瑞:对,而且《人民日报》实际上他们刚出版了3天,2月1日开始出版,这是第三天,2月3日。

  主持人:这个时间是开国大典的10月1日?

  孟昭瑞:就是当天出的。我们这个报纸是2月1日出版,这个报纸前身就是晋冀鲁豫的《人民日报》,1946年,1948年和《华北画报》合并,就变成了华北人民政府的人民日报,当时一进城不要紧,华北人民日报就搬到北京去了,变成党的机关报,所以历史上是晋冀鲁豫的前身。

  这是在会场,国旗迎风飘扬,这就是各民族,汉族、回族和朝鲜族,进入会场的时候。

  主持人:也有部队的。

  孟昭瑞:部队有,主要的还是首都的市民为主。

  主持人:我看里面也有穿军装的,也用穿平民服装的。

  孟昭瑞:这是四中的老师和学生们参加开国大典,当时庆祝50周年一两年以后,结果他们1959班的一个同学,现在也70了,他突然发现了他们这个照片,在《华夏杂志》,他如获至宝,他对这个传统是比较重视的,他给学校打电话,就是组织庆祝,以后我们这是一个荣耀。他电脑上有那么一篇文章,就是说他对他们四中的荣誉还是非常重视的。

  主持人:北京四中是吧?

  孟昭瑞:北京四中现在还有,原来也有,就是过去在旧社会。

  主持人:好像都是女生。

  孟昭瑞:男女都有。

  主持人:是女中吗?

  孟昭瑞:男女都有,因为刚才这个人就是男性。这个照片是他后来放在电脑上的。

  主持人: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的发现经过,是59届初三的一个学生。

  孟昭瑞:他的儿子还是四中。

  主持人:这是1999年的《华夏杂志》上报道的。

  孟昭瑞:有这么一个传统,他的荣耀。

  主持人:这张照片背后的一个故事,若干年以后。

  孟昭瑞:很清楚,对面就是天安门。

  主持人:他们在中间坐着的。

  孟昭瑞:比较近的。

  主持人:您是在较高的位置?

  孟昭瑞:就是刚才我说的在架子上。

  主持人:在架子上俯拍的。

  孟昭瑞:对。

  主持人:这是以后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莹)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