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冯骥才 中新社发 傅丹丹 摄
中新社天津九月二十四日电 题:冯骥才:大美不言在民间
中新社记者 田齐
“这是千余年前唐朝高僧包骨真身彩塑像。多美啊!你看他的神采、个性,是不是依然带着佛教终极追求的精神?!”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一间办公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手捧新近完成的《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动情讲述着山西绵山七百尊神佛造像的雄奇瑰丽。九月的阳光恬静而温暖,记者眼前依稀浮现出六十七岁的冯骥才,在崇山峻岭间执着求索的身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伴随经济建设的热浪,一场史无前例的旧城改造工程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随之而来则是一条条老街支离破碎,一个个古巷人去屋空。冯骥才说:“站在老街的废墟上,我哭了。我的助手跟了我那么多年,从没见我这么哭过。真是太可惜了!有关抢救老街的文章,我写得很忧愤,但我不会在某件事情上转不出来,我只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从那时起,冯骥才走出书斋,拿出全部的勇气、激情、智慧和金钱,为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奔走疾呼。在他的努力下,国家批准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用十到十五年时间,对五十六个民族遗存的所有民间文化,做地毯式的普查和整理。在他的带动下,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纵身田野,缀拾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在他的倡议下,国务院正式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让国民有机会共同温习自己的文化。
冯骥才说,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她不仅凝结着炎黄百姓的生活情感和理想,而且昭示着华夏民族的个性与精神。冯骥才强调,中国文化的灿烂多元,主要表现在民间文化,而非精英文化。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反映在民间文化上,自然会有不同的面貌,正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保留下我们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在甘肃见到一个唱花儿的老太太,唱得特别好。我们觉得应该录像,就回来拿录像机;再回去的时候,老太太已经没了。老太太临终前说了一句话:他们怎么还不来呀!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庞大与繁杂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我们必须咬牙做下去。惟有这样工作,才对得起古人,对得起祖先。”冯骥才说。
令冯骥才备感欣慰的是,尊重民间文化、保护民间文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的一切保护——政府的保护、专家的保护,最终还是要唤起人民的文化自觉。热爱文化,是一个文明国家最重要的表现。当全民都热爱文化的时候,文化自然就保护下来了。”冯骥才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