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题:“我度过了今生今世最荣幸、最自豪的一天”——一名开国大典安保民警的历史记忆
新华社记者李亚红、李舒
“1949年10月1日,从早上7点到深夜12点,我站在天安门西侧,度过了今生今世最荣幸、最自豪的一天!那一年我18岁。”如今78岁的李克澄面对记者,仍然掩饰不住激动。
李克澄是北京市西城公安分局的民警,如今已离休。60年前,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个重要历史时刻,他就站在中山公园南门西侧,维持秩序、疏导群众。
“天天盼望的庄严时刻终于到了!早晨6点,我和同学们整队从学校出发,步行到天安门广场,一路上我们高歌《义勇军进行曲》,无限激情在胸腔中澎湃。”
“那天,我很幸运地被安排在距离天安门城楼很近的岗位,看毛主席看得清清楚楚……”在李克澄跌宕的人生中,那永恒的瞬间刻入了生命,无法磨灭。
“《东方红》的乐曲响起,人群突然间安静下来,我在自己执勤的位置扭身回头看,毛主席和其他领导同志已经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我们挥帽致敬,广场上顿时沸腾了,"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呼声震得我的心怦怦跳。我也轻轻地喊"毛主席万岁"。”讲起这一段,李克澄说话的语速明显加快了,“这对于我,一个刚刚参加革命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能见到敬爱的毛主席,是多么大的荣幸和鼓舞啊!”
“国歌声响起,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群中爆发出"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欢呼声此起彼伏,我的鼻子突然酸了,我想到了过去的苦难,成千上万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解放,换来了人民当家做主,太不易了。”李克澄说。
“那时候的安保工作,哪有什么现代化装备,我穿着米黄色的制服,这是警察和群众区别的唯一标志,没有无线电步话机,我和同事们互相传递信息,就靠接力跑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秩序,疏导群众,任务很重,上级要求"不能出一点问题,但对群众的态度必须好",大家对我们都很支持、很配合。”
那一天,李克澄还目睹了威武壮观的阅兵式和热烈庞大的群众游行队伍。“在天安门广场上,人们跳舞一直跳到深夜。晚上12点多,我才步行回学校宿舍。”和许许多多中国人一样,那一晚,李克澄“久久不能入睡”。
事实上,为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天,李克澄和他的同学已经准备了4个月。1949年6月,北京市人民公安学校招生,包括李克澄在内,400多人成为第一批学员。9月,李克澄和他的同学们接到参加开国大典保卫工作的任务。“你可以想象,我们都乐坏了。”李克澄在椅子上动了一下,好似再次经历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接下来是为开国大典专门进行培训。学校领导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加强训练,把保卫开国大典庆祝活动的任务完成好。”当时,人民公安学校设在庙里,“白天坐在马扎上听课,晚上在大通铺睡觉,一周只能吃到一次白面馒头。”李克澄说,“当时条件很苦,但大家情绪高涨。”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树立革命人生观和公安业务知识等。李克澄说:“业务课并不具体,主要是树立革命人生观。”旧时代的警察打骂群众,在群众中的影响很坏。“我们用了一个月才端正了思想,认识到旧时代的警察与新中国的警察是不一样的。”
60年后的今天,李克澄已经头发灰白,但讲起“今生今世最荣幸、最自豪的一天”,他的眼神一如18岁的小伙儿,“人会老去,但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在这样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未来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张勇)